瑞鷓鴣①
寒食未明至湖上②,太守未來③,兩縣令先在④。
城頭月落尚啼烏,朱艦紅船早滿湖。
鼓吹未容迎五馬⑤,水云先已漾雙鳧⑥。
映山黃帽螭頭舫⑦,夾岸青煙鵲尾爐⑧。
老病逢春只思睡,獨求僧榻寄須臾⑨。
①此詞原誤作七言律詩,載《東坡集》卷四,先師龍榆生據朱彊邨《東坡樂府》歸入詞類。石聲淮、唐玲玲《東坡樂府編年箋注》系于熙寧六年(1073),甚是。
②寒食:節令名,在清明前一日。
③太守:指陳襄,字述古,四川閬中人,慶歷二年進士,熙寧五年五月以刑部郎中知杭州。
④兩縣令:指錢塘縣令周邠(犫ī狀)和仁和縣令徐(犱à狅),皆在杭州府治范圍內。
⑤鼓吹:樂名,主要樂器有簫鉦笳鼓。此指歡迎太守的樂隊。五馬:太守的代稱。宋·彭乘《墨客揮犀》卷四認為古代一乘有四馬,按《漢官儀》,時太守出行增加一馬,為五馬。《玉臺新詠》卷一《日出東南隅行》:“使君從南來,五馬立踟躕。”
⑥水云:霧氣。孟浩然《曉入南山》詩:“瘴氣曉氛里,南山沒水云。”雙鳧(犳ú),縣令的代稱。相傳漢明帝時王喬為鄴令,每逢初一,應自縣到臺省,但從未見其車騎。明帝密令太史觀察,只見有雙鳧從東南飛來。舉羅張之,但得一舄(鞋)。見《后漢書·王喬傳》。鳧:野鴨。
⑦黃帽:古代船工所戴。螭(犮犺ī)頭舫:船頭畫有螭龍圖案的船。《說文解字·蟲部》:“螭,若龍而黃。”
⑧鵲尾爐:造型似鵲尾的香爐。按《松陵唱和集》皮日休《寄華陽潤卿》詩云:“鵲尾金爐一世焚。”注云:“陶貞白有金鵲尾香爐。”見吳曾《能改齋漫錄》卷七。
⑨“獨求”句:謂在僧房休息一會兒。中有出世思想。蘇軾門人秦觀《赴杭倅至汴上作》亦云:“平生孤負僧床睡,準擬如今處處還。”
上一篇:蘇軾《行香子·過七里瀨》注釋
下一篇:蘇軾《江城子·玉人家在鳳凰山》寫作背景、注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