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樓①
【題解】
這首詩是杜甫于乾元二年(公元759年)秋冬之際所作。
有一天杜甫登上了東樓眺望遠景,因為東樓的位置在秦州城東門上,因此東來西往的人,都必須從這座樓下經過。詩人通過對經過此樓向西的將士、使節命運的關切,以及秦州城東樓的所見所聞,抒發了對戰亂不止的感慨,表達了對將士命運的憂慮之情。
【原文】
萬里流沙道②,西征過北門。
但添新戰骨,不返舊征魂③。
樓角臨風迥④,城陰帶水昏⑤。
傳聲看驛使⑥,送節向河源⑦。
【注釋】
①東樓:在秦州城。
②流沙:沙漠。指吐蕃所居之地。
③征魂:指出征戰士的靈魂。
④凌風迥(jiǒng):高高地迎風凌空而起。
⑤昏:昏暗。
⑥聲:這里指驛使的傳呼聲。驛使:這里指出去談判的使節。
⑦節:使節。
【譯文】
我站在城樓上向遠方望去,呈現眼前的是渺渺茫茫的萬里沙漠,此時,浩浩蕩蕩的大唐兵馬,正從東樓城門出發,踏上了西征的征程。
這一場場無休止的戰爭啊,只見到無辜葬送生命的將士,新增尸骨無數,卻難以見到曾經戰死沙場的征夫們魂歸故園。
東樓的檐角迎風凌空而立,令人感到無比的清冷高寒,城樓的陰面靠近渭水,顯現出一片昏暗。
忽然聽到城門下又傳出打開城門的聲音,我低頭一看,原來是要護送前往吐蓄去談和的使節出城門。
上一篇:杜甫《蠶谷行》題解,譯文,注釋賞析
下一篇:杜甫《佳人》題解,譯文,注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