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過漆林渡寄萬巨①
【題解】
一說此詩作于唐肅宗上元二年(761年);一說此詩作于天寶十三年(754年)秋。總之是李白游歷涇縣大藍(lán)山以后來到漆林渡游覽時所作。
詩中描繪了漆林渡清幽美麗的風(fēng)光,有水中倒影,飛流而下的瀑布,有瓊樹林煙,山巒空青。詩人妙筆生花,皴擦點(diǎn)染之間,抒發(fā)了自己在如此美景之中十分渴望友人萬巨前來相聚,共同吟詩作賦的思友情懷。
【原文】
西經(jīng)大藍(lán)山②,南來漆林渡③。
水色倒空青,林煙橫積素。
漏流昔吞翕,沓浪競奔注④。
潭落天上星,龍開水中霧。
峣巖注公柵⑤,突兀陳焦墓。
嶺峭紛上干,川明屢回顧。
因思萬夫子,解渴同瓊樹。
何日睹清光⑥,相歡詠佳句。
【注釋】
①萬巨:原本無注,從盧綸及韓栩兩人送萬巨詩,可以考知萬巨曾為江南幕職,與李白交往時還很年輕。按《寧國府志》卷三十一《人物志·隱逸類》,“萬巨世居震山,天寶間以才薦不就。李白有《扶風(fēng)豪士歌》,即巨也。因巨遠(yuǎn)祖漢槐里侯修封扶風(fēng),因以為名。”
②大藍(lán)山:又名蘭山,在今安徽省宣城市涇縣西南六十里,危崖高聳,下臨落星潭。
③漆林渡:今章家渡,因繞岸有漆樹為林故名。
④“漏流”二句:吞翕,聚合,歸并。沓浪:層疊而涌的波濤。
⑤峣巖(yáo yán):高聳的山巖。
⑥清光:清美的風(fēng)采。李白《贈潘侍御論錢少陽》:“君能禮此最下士,九州拭目瞻清光。”
【譯文】
西行經(jīng)過涇縣的大藍(lán)山,來到位于南邊的漆林渡。
這里的水色清明,青天倒映水中。樹林中煙云繚繞,就像是一匹白絲綢橫亙浮蕩在那里。飛瀉而下的瀑布被巖石擊破后,又迅速匯集到一起,形成層疊而涌的波濤爭相奔流,注入潭中。
潭水清清,落滿天上星光,因而得名落星潭。水霧如煙,像極了龍王噴吐而出的仙氣。
那邊高聳的巖石上有注公柵,另一側(cè)還有一座突兀而起的陳焦墓。山嶺聳立,越來越陡峭,向上攀援有些吃力。最是這明媚的清川讓我頻頻回顧。
因為這些美景而特別思念萬夫子你啊,盼望能和你一起在這瓊花玉樹前飲泉對酒。
真不知道什么時候才能同睹這清麗的風(fēng)光,一起快樂地吟詠佳句。
上一篇:李白《早春寄王漢陽》原文,注釋,譯文,賞析
下一篇:李白《月夜江行寄崔員外宗之》原文,注釋,譯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