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袁尚上事
建安九年
【題解】
曹操上奏打敗袁尚的事。
【原文】
臣前上言逆賊袁尚還①,即厲精銳討之②。今尚人徒震蕩③,部曲喪守④,引兵遁亡。臣陳軍被堅執(zhí)銳,朱旗震燿,虎士雷噪,望旗眩精⑤,聞聲喪氣,投戈解甲,翕然沮壞⑥。尚單騎迸走⑦,捐棄偽節(jié)鉞⑧,大將軍邟鄉(xiāng)侯印各一枚⑨,兜鍪萬九千六百二十枚⑩,其矛楯弓戟,不可勝數(shù)。(《太平御覽》三百五十六)
【注釋】
①袁尚還:建安九年(公元204年)二月,袁尚帶兵攻打袁譚,把部將審配留下駐守鄴城,曹操帶兵包圍鄴城,袁尚又帶著兵眾回來救鄴城。
②厲:通“勵”,勸勉的意思。
③震蕩:動蕩。
④部曲喪守:部隊丟失了陣地。
⑤眩精:失魂落魄,精神迷亂。
⑥翕(xī)然沮壞:全然崩潰。
⑦單騎迸走:單槍匹馬地急迫逃走。
⑧捐棄偽節(jié)鉞:捐棄,丟棄。偽節(jié):偽造、非法的符節(jié)。鉞:古時用以斬殺罪犯的斧子。
⑨邟(kàng)鄉(xiāng):今河南省汝州市東。
⑩兜鍪(móu):古時作戰(zhàn)時所戴的頭盔。
【精要簡介】
袁尚,袁紹的幼子。袁尚帶著袁紹的殘余部隊占領(lǐng)了以鄴城為中心的河北部分地區(qū)。建安九年(公元204年)二月,袁尚帶兵攻打駐守在太原的兄長袁譚,曹操便利用這個機會,包圍了鄴城,攻克邯鄲,并挖開了漳河水灌入鄴城。
建安九年七月,曹操打敗了趕來救鄴的袁軍。八月,攻克鄴城,基本上消滅了袁紹的殘余勢力。曹操打敗袁尚后,便寫了這篇文章。
上一篇:曹操《留荀彧表》原文、注釋、譯文、賞析
下一篇:曹操《秋胡行二首》原文、注釋、譯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