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主“滿語騎射”
清朝在入主中原之后,滿族統治者為了不忘祖宗的傳統,一直強調要保持滿洲固有的風俗,而固有風俗的核心就是“滿語騎射”。要求每個滿洲人保持他們用以制勝的武力特技和作為本民族特征的語言文字。
滿語,是阿爾泰語系、通古斯語族的滿語支,是滿族人民日常生活中的用語。騎射,就是在騎馬奔馳中能夠射箭中的。滿語騎射作為正式口號的提出是在乾嘉以后,而當作一項重要的內容來強調則清初就開始了。清朝統治者一直將其當作教育八旗子弟的重要內容,如果有所忽略,輕則訓斥,重則受罰。嘉慶皇帝對此尤為重視。
嘉慶五年(1800)四月十六日,管理右翼官學大臣德明等人奏報,正黃旗滿州世襲騎尉常安不諳滿語、騎射平常,雖然教訓了多次,但仍然沒有絲毫的長進,建議斥革。
嘉慶皇帝得知后,非常生氣,但是他考慮到常安是世職,所以降旨,命令派軍政兵丁王大臣考察,并且說如果可以將就,仍然保持其原來的冒職。
據王大臣等人反饋回來的奏報,傳到常安問以滿語,不能答對,步箭三支均未到靶,馬箭成績低劣,認為應該斥責革退,由此足見德明的奏報符合實際。嘉慶在這件事情上犯了難:“滿語騎射”是滿族人的命根子,后來雖然大不如前,然而年輕人本應該專心學習,以便能不廢本業?,F在常安如此不務正業,都是因為平日里只圖安逸,不注意學習的結果。如果按照管理官員的要求,革去騎尉之職,讓他閑居在家,自然會破罐子破摔,更加走下坡路,難保他不做出什么壞事來,不但不能起到教育的作用,而且達不到教養滿州臣仆的意圖。那么,到底該怎么來處理他呢?
嘉慶想來想去終于想出了一個好辦法,他把常安發配到吉林,吉林滿語騎射都比較好,交給吉林將軍秀林督導其學習滿語騎射。等到三年以后,所學如果有成效,讓地方官如實報告,再作處理。如果學習三年,仍然平常,那就是不堪造就,亦命地方官據實奏聞治罪,以儆效尤。除了將他世襲的騎尉著該旗于年終另行挑揀承襲外,并將此旨傳與八旗滿州臣仆,希望他們能互相勉勵,不要把滿州本業廢棄掉。
雖然嘉慶旨在重視滿語騎射,但是八旗子弟的素質卻仍然在走下坡路。自清朝定鼎中原以來就強調滿語騎射,所謂滿州根本,隨著時間的推移,在逐漸廢棄,這是民族融合的必然結果。
上一篇:劉墉不會是“羅鍋兒”-清朝-滿族歷史
下一篇:努爾哈赤為什么要何遷都沈陽-清朝-滿族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