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文革”挑戰的“二月抗爭”
1967年1月19日,在軍委擴大會的碰頭會上,葉劍英、徐向前、聶榮臻就軍隊是否要保持穩定這一問題同江青、陳伯達、康生展開激烈的爭論。2月11日、16日,在兩次有許多政治局委員參加的碰頭會上,譚震林、陳毅、葉劍英、李富春、李先念、徐向前、聶榮臻等政治局和軍委的領導人,對中央文革小組的種種錯誤行為提出激烈的批評,他們相繼激憤地發言質問陳伯達、康生、張春橋等。譚震林說:“不要黨的領導,一天到晚,老是群眾自己解放自己”。“你們的目的,就是要整掉老干部”。“這一次,是黨的歷史上斗爭最殘酷的一次”。會議的斗爭焦點主要集中在三個方面:要不要黨的領導;應不應該將老干部統統打倒;要不要穩定軍隊。17日,譚震林給林彪寫了一封信,斥罵江青,認為“我們黨被丑化到無以復加了。”林彪在信上作了批示,于19日將信送給毛澤東。同時,在2月16日的碰頭會后,張春橋、姚文元、王力立即向江青匯報,整理出《二月十六日懷仁堂會議》材料,由江青安排,向毛澤東作了歪曲事實的匯報。本來軍委領導同志這些義正詞嚴的激烈批評,代表了黨和人民的意志,表現了老一輩革命家無私無畏的凜然正氣。但毛澤東聽了中央文革小組的一面之詞后,對這些老同志很不滿意。因為軍委領導反政治局的部分委員所進行的抗爭,實際上是力圖從根本上糾正“文化大革命”的“左”傾錯誤,顯然同毛澤東的意愿相悖。2月18日深夜,毛澤東召集政治局部分委員開會,對這些老同志進行了錯誤的、嚴厲的批評,指責他們搞復辟,搞翻案,責令他們作檢討。從2月25日至3月18日,在懷仁堂召開了7次生活會,江青、康生、陳伯達、謝富治等人歪曲事實,無限上綱,強加“反黨”、“二月逆流”等罪名給這些老同志,并向社會上散布,煽動群眾掀起所謂“反擊自上而下復辟逆流”的活動。由此出現了更大規模的揪斗,打擊、迫害黨和國家各級領導干部、沖擊黨政領導機關,造反派組織之間的派性斗爭不斷升級的局面。中央政治局、中央書記處實際上停止了工作,完全被中央文革小組所取代。老一輩革命家的二月抗爭被壓制下去之后,無政府主義的狂潮更加高漲。
上一篇:葉爾馬克大意無防遭偷襲
下一篇:向詩里討生活的賈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