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治元年(1644年)四月三十日晨,李自成退出北京。五月二日清軍順利占領北京,明朝文武降臣皆出城五里之外歡迎多爾袞。五月三日多爾袞由朝陽門進紫禁城登武英殿,接受朝賀。這標志清王朝取代明王朝,成了全國的最高統治者。
經驗豐富、一向重視漢化的多爾袞,深知占領北京只是主宰全中國的第一步。這時的李自成雖已西退,尚有百萬之兵,占據大片地區; 進入四川的張獻忠勢力還在發展。這兩股武裝,是滿、漢貴族地主的共同敵人,而關內民心對原是一個落后的少數民族貴族入主中原亦充滿敵意。
所以,多爾袞的基本國策一方面要漢民族歸化滿清,一方面聯合明朝余孽和漢族地主階級,建立一個以滿清貴族為主,滿漢地主聯合的政權。多爾袞派遣使臣招撫各州縣,令官民去漢服,剃發梳辮,如在限期內不執行,則以抗拒問罪殺戮。對崇禎帝后,按照明朝禮制發喪,官民各服喪三日,謚崇禎為烈皇帝,廟號思宗,設明長陵以下十四陵司香內使官,保護明先帝陵寢。對明在京內閣六部、都察衙門官員,皆以原來官職同滿族官員共同辦公,其印信并鑄有滿漢兩種文字。對歸順的地方官各升一級,對 “避賊回籍,隱居山林” 者,召回任命原官,明朝兵丁愿從軍或愿歸農者,“許該管官,送至兵部,分別留遣”,聽其自愿。對于以前明、清的矛盾,多爾袞則委婉其辭,歸咎于明朝缺乏和好,“屢致書不答”,輕輕帶過,舊事不提。
多爾袞占領北京后的這些政策是有效的。許多明朝官員倒向清朝,為鞏固新王朝出謀劃策,一些心懷不滿的人也不得不暫時屈服。多爾袞在北京站住腳跟后,集中力量向內地進攻了。
上一篇:《多爾袞其人》清朝歷史事件
下一篇:《奪田另佃》清朝歷史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