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者樂山,智者樂水
出處:
《論語》:“智者樂水,仁者樂山;智者動,仁者靜;智者樂,仁者壽。”
解析:
孔子認為人和自然是一體的,山和水的特點也反映在人的素質之中。因此他說:“智者樂水,仁者樂山;智者動,仁者靜;智者樂,仁者壽。”在千變萬化的大自然中,山是穩定的,可信賴的,它始終矗立不變、包容萬物,是最可靠的支持;水則是多變的,具有不同的面貌,它沒有像山那樣固定、執著的形象,它柔和而又鋒利,可以為善,也可以為惡,難于追隨,深不可測,不可逾越。聰明人和水一樣隨機應變,常常能夠明察事物的發展,“明事物之萬化,亦與之萬化”,而不固守一成不變的某種標準或規則,因此能破除愚昧和困危,取得成功。即便不能成功,也能隨遇而安,尋求另外的發展。所以,他們總是活躍的、樂觀的。仁愛之人則像山一樣平靜,一樣穩定,不為外在的事物所動搖,他們以愛待人、待物,像群山一樣向萬物張開雙臂,站得高,看得遠,寬容仁厚,不役于物,也不傷于物,不憂不懼,所以能夠長壽。
上一篇:仁愛滿堂
下一篇:仁者無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