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傳統文化·音樂文化·杏花天影
歌曲。南宋姜夔作于1187年。收入《白石道人歌曲》。歌前小序說,這是作者從漢口乘船路過南京時,北望淮楚一帶自然美景所生發的感觸,歌詞是:“綠絲低拂鴛鴦浦,想桃葉當時喚渡。又將愁眼與春風。待去,倚蘭橈,更少駐。金陵路,鶯吟燕舞。算潮水知人最苦!滿汀芳草不成歸。日暮,更移舟,向甚處?”全曲分上下兩個半闋,各四句。歌詞與音調配合緊密,重復中少許的變化音給樂曲增強了奇特的韻味,作為一首優美抒情的藝術歌曲,至今仍是中外歌唱家所喜愛演唱的曲目。
中華傳統文化·音樂文化·杏花天影
歌曲。南宋姜夔作于1187年。收入《白石道人歌曲》。歌前小序說,這是作者從漢口乘船路過南京時,北望淮楚一帶自然美景所生發的感觸,歌詞是:“綠絲低拂鴛鴦浦,想桃葉當時喚渡。又將愁眼與春風。待去,倚蘭橈,更少駐。金陵路,鶯吟燕舞。算潮水知人最苦!滿汀芳草不成歸。日暮,更移舟,向甚處?”全曲分上下兩個半闋,各四句。歌詞與音調配合緊密,重復中少許的變化音給樂曲增強了奇特的韻味,作為一首優美抒情的藝術歌曲,至今仍是中外歌唱家所喜愛演唱的曲目。
上一篇:中華傳統文化·經濟文化·李悝變法
下一篇:中華傳統文化·中國文學·桐城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