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倭名將以俞大猷、戚繼光為首。俞大猷為福建晉江人,他手下精兵號稱 “俞家軍”,屢立戰功,成名早于戚繼光。戚繼光為山東人,其家世襲登州衛指揮僉事,他從小習武,好讀經史,17歲便承襲父職,在山東領軍抗倭,寫下 “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的壯麗詩句。嘉靖三十四年,他奉調入浙。當時明朝衛所兵腐敗不堪,外地調來的軍隊不適應水鄉戰斗,紀律又壞,因此,戚繼光力主在當地招兵。當時浙江義烏正發生大規模宗派械斗,戚繼光決定在此招兵,一可以招到血氣方剛的勇士,二可以制止內亂。他的愛國熱情感動了當地人,很快招到了3000多材勇之士。他對新軍精心訓練,樹立嚴格的軍紀,將宋代的岳家軍作為自己的楷模,說: “你們豈不知宋時北兵稱岳爺爺軍曰: ‘撼山易,撼他一個軍難?!?這只是一個畏將法、守號令的結果?!?在嚴厲的軍紀下,戚家軍做到秋毫無犯。一次,行軍到樂清,下起大雨,為不擾百姓,全軍直立雨中,無一人敢動。當地士紳請戚繼光進屋,他說: “上千士兵冒雨肅立,我怎能獨自進屋?” 作戰時,他身先士卒,士兵病了,他親自送藥,因此士兵都愿為他死戰。他創造了“鴛鴦陣法”,綜合各種兵器于 一個小隊中,相互配合,靈活多變,士兵武藝高強,善于近距離搏殺。平定浙東倭患后,他又率軍入閩。倭寇的老巢橫嶼島地勢險要,倭寇在此盤踞3年,戚家軍每人身背一捆干草,乘退潮時把草鋪于爛泥上,一鼓便沖了上去,殲敵2000多。戰后,戚繼光宣稱要休整軍隊,晚上卻連夜奇襲,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連下60營,第二天清晨興化人醒來,才知道明軍已經入城。從此,倭寇見之膽寒,稱他為“戚老虎”。嘉靖末,終于肅清了倭寇。穆宗時,開始取消海禁。
上一篇:《慘絕人寰東林獄》明朝歷史事件
下一篇:《戚老虎鎮守北關》明朝歷史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