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州文化·帝都與帝陵·河南境內的帝陵
河南境內是歷史上王朝建都最多的地區,因而皇帝陵墓也特別多,但由于年代久遠,有些帝陵已不能確指其處。加之有些皇帝臨終時害怕后代掘盜其墓,故意命人制造一些疑冢;還有的末代皇帝死于非命;故更難指出其陵墓所在。今存在河南境內的帝陵有東漢帝陵、西晉帝陵、北魏帝陵、后周皇陵、北宋帝陵。
(1) 東漢帝陵。洛陽為東漢故都,東漢帝陵除末代皇帝獻帝的禪陵在修武縣外,其余十一帝均葬在洛陽地區。東漢帝陵分為兩個兆域。北兆域位于孟津縣東,分布五陵:光武帝原陵、安帝恭陵、順帝憲陵、沖帝懷陵、靈帝文陵。南兆域位于偃師縣,分布六陵:明帝顯節陵、和帝慎陵、章帝敬陵、殤帝康陵、質帝靜陵、桓帝定陵。在上述區域里有不少大墓,但墓主尚難確指。還有的是其他建筑,如孟津縣的“劉秀墳”,不是光武帝的原陵,而是北魏孝文帝所筑的方澤壇。故均需進一步通過考古認定。
(2) 西晉帝陵。西晉建都洛陽,其王陵也就應在洛陽附近。1982年至1983年,考古工作者在南蔡莊以北俗稱“峻陵兒地”的山坡上,發現一處西晉墓地。其中一大墓處于墓地最東端,居于尊位,研究者根據出土的墓志相佐證,認為峻陵兒墓地就是晉武帝的峻陽陵。在邙山腳下的枕頭山墓地中也發現了屬于帝陵一級的墓葬。研究者認為,枕頭山墓地是晉文帝的崇陽陵。目前,晉宣帝的高原陵、晉景帝的峻平陵、晉惠帝的太陽陵都正在調查中。
(3) 北魏帝陵。北魏自孝文帝遷都洛陽,又歷經六帝而亡。根據文獻記載:其中四帝的陵墓,即孝文帝的長陵、宣武帝景陵、孝明帝定陵、孝莊帝靜陵皆在洛陽。孝古工作者認為孟津縣官莊村大冢即北魏孝文帝的長陵,小冢是文昭皇太后陵。根據歷年出土的北魏墓志記載,學者們推斷邙山鄉望朝嶺村至冢頭村一帶的大冢,可能就是景陵。孝明帝的定陵當在長陵景陵以東十五公里太倉村東北、西山頭村南一帶。孝莊帝的靜陵亦在邙山鄉一帶。(參看《河南文物考古四十年》)
(4) 北宋皇陵。北宋皇陵是河南境內保存最好的皇陵。宋太祖趙匡胤為其父在今河南省鞏縣建墓,故北宋九帝中除徽、欽二帝被金人所擄,死在漠北外,其余七帝與趙匡胤之父趙弘殷(追尊為宣祖),皆葬在鞏縣,俗稱“七帝八陵”。另外,還祔葬有二十余座皇后墓和許多宗室子孫及大臣墓,形成了一個龐大的皇室陵墓群。
北宋皇陵可分四個陵區。
西村陵區 該陵區東北距縣城十公里,有三個皇陵。永安陵是宋宣祖趙弘殷和夫人杜氏的合葬墓。祔葬于此陵的有太祖賀后、王后、太宗符后。永昌陵在永安陵西北約三百六十米,是宋太祖趙匡胤的陵墓。祔葬的是太祖宋后陵。宋后陵亦有一些陪葬的墓。如許王夫人李氏、魏王夫人王氏、楚王夫人馮氏、皇太子(宋真宗趙恒)之妻莒國夫人潘氏。潘氏是宋初功臣潘仁美之第八女,死后,真宗追冊其為皇后。永熙陵在永昌陵西北約七十二米處。這是宋太宗趙光義的陵墓。陪葬的有太祖第二子趙德昭墓、第三子趙德芳墓。
蔡莊陵區 該陵區北距縣城五公里。宋真宗趙恒葬在這里,即永定陵。祔葬三座后陵,一葬李后,即仁宗生母;二葬劉后,即真宗的章獻皇太后劉娥,她在真宗死后,曾輔佐仁宗垂簾聽政十一年;三葬真宗的楊皇后。這里陪葬的大臣墓有高懷德墓、蔡齊墓、寇準墓、包拯墓等。永定陵的地面石刻保存最好。
縣城陵區 該陵區位于縣城之南。這里有宋仁宗趙禎的永昭陵,祔葬有曹后陵。距永昭陵二百米處是宋英宗的永厚陵。祔葬永厚陵的有英宗高后。高后在哲宗朝垂簾聽政,被譽為“女中堯舜”。陪葬永厚陵的大臣有:趙普、曹彬、狄青、楊延昭等。
八陵陵區 陵區東北距縣城約十五公里,在八陵村南。這里有宋神宗趙頊的永裕陵,祔葬的后陵有神宗朱后、陳后、向后和徽宗的王后。這里還有宋哲宗趙煦的永泰陵。祔葬哲宗劉后陵,徽宗的第七女惠慶公主墓,哲宗第四女楊國公主墓。該陵區的后陵的陵臺和石刻造像保存較好。
在今河南省鞏縣的四個陵區,自宣祖至徽宗時,所葬皇室人員“已逾千數”。為我國古代最大的皇陵之一。
宋代皇陵中的石刻、陵臺、闕臺保存較好。各陵園的建筑布局大致相同,皆座北面南,由上宮、地宮和下宮三部分組成。上宮有鵲臺、乳臺、神道石刻和宮城。鵲臺和乳臺是土臺,臺上建筑有樓閣,分別為上宮的兩道門,乳臺之北為神道,神道通往“地宮”,即皇帝的陵寢。神道兩側有對稱排列的石象生。自南向北有:望柱一對、象及馴象人各一對、瑞禽一對、角端一對、馬二對與控馬官四對、虎二對、羊二對、客使三對、武臣二對、文臣二對、鎮陵將軍一對。再向北為宮城,宮城四周有神墻,四角有角闕,東、西、南、北四方開有神門。門外各有石獅一對,神門之內置石宮人。宮城之下為地宮,又稱皇堂,皇帝的靈柩安放在地宮中央,地宮頂部繪日、月、星、辰,四壁用高級珉玉壘砌,下邊雕梁畫棟,宮內有許多石刻造象。宮城的北神門三十米處是下宮。宮前有石獅,宮內有正殿。這是皇帝在陰間休息的地方。宋代為了“超度”皇帝的亡靈,每個陵旁都建有寺院。為宋真宗建有羅漢寺;為仁宗、英宗建有宋昭孝寺;為宋神宗、哲宗建有宋寧神寺等。(傅永魁《北宋皇陵》河南人民出版社)
宋代陵制,大體承唐代制度,但宋代各陵建造的尺寸與石刻數目整齊劃一,更為規范。宋代皇陵對研究古代帝王的陵寢制度有重要意義。
上一篇:中州文化·中州的民族信仰與宗教·河南回回民族的形成與伊斯蘭教
下一篇:甘肅文化·偏安一隅的河西文化·河西文化發展的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