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親友與絲路文化
李白家人親友中也頗有一些地方,似乎顯示著他與絲綢之路文化的緊密關系。
李白父親“李客”的名字。李白的父親叫李客。陳寅恪先生指出:“其父之所以名客者,殆由西域之人其名字不通于華夏,因以胡客呼之,遂取以為名,其實非自稱之本名也。”(《金明館叢稿初編》)還有人說,李客是他遷住蜀中江油時當地人對他的稱呼。陜西關中地區現在還有將游走流動的人稱作“客”的習慣,比如夏收期間幫助收麥的被稱作“麥客”,使拳弄棒的俠者被稱為“刀客”,游走各地展示廚藝的被稱為“勺客”。
李白妹妹“月圓”的名字。宋代楊天惠《彰明逸事》中記載,李白有一妹妹叫月圓。周勛初先生指出,在古人的觀念中東邊的扶桑是太陽升起之地,西邊的月窟是月亮升起之地,月與西方有密切的關系。李白筆下大量描寫的“月”,其妹妹取名月圓,都寓托著對遠西出生之地的懷戀(《詩仙李白之謎》)。
李白之子名字“頗黎”。李白兒子大名叫伯禽,伯禽原是周公之子的名字,可能寄寓李白的政治抱負。伯禽小名叫頗黎,更富有西域的色彩。頗黎即玻璃,是外來語,一說源自梵語sphatika,另一說源自波斯語phatka。饒宗頤先生曾提到,美國學者艾龍(E.O.Eide)認為李白之父客、子伯禽二名,都是突厥語(饒宗頤《李白出生地——碎葉》)。不管是來自梵語、波斯語還是突厥語,應該都與西域文化有密切的關系。
李白之女“明月奴”的名字。李白的女兒叫明月奴,季羨林、岑仲勉等學者認為,“奴”字綴于人名之尾,即佛之奴仆之義,取名習俗與佛教文化有關。
采詩認為“奴”字是由梵文轉譯的,即Dasa(達沙)的意譯,是一種愛稱。楊憲益則認為,“達沙”的意思則是“奴”,這是一個相當常見的梵文名字(《譯余偶拾》)。
李白友人吳指南的喪葬習俗。李白在《上安州裴長史書》中說,他的好友吳指南去世后先是他將吳的遺體權葬在洞庭湖一帶,數年后李白“雪泣持刃,躬申洗削。裹骨徒步,負之而趨”,埋葬在鄂城(今湖北)之東。周勛初先生認為李白這種“剔骨葬友”的做法和南蠻遺風與突厥喪葬習俗有關(《詩仙李白之謎》),也有學者說與吐蕃的天葬習俗有關。總之這不是漢族的習俗,也可看出他身上所具有的異域文化傳統。
從李白家人的名字、李白對朋友的這種特別的感情上,我們仔細考察,頗能看到有許多不合乎中原漢民族文化傳統的地方,這可能與他的家族曾在絲路沿線地區生活過,濡染了當地民族的風習有關。
上一篇:李白與西域關系已有的研究成果
下一篇:李白的行旅與作品中的絲路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