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跋扈”的來歷
東漢順帝的時候,有位大將軍叫梁冀。他是當時皇后的兄長。仗著自己是皇親國戚,他既驕傲又專橫,朝廷里的大小官員都很懼怕他。
漢順帝死后,沖帝即位,梁皇后成了皇太后,梁冀更有恃無恐。凡是宮廷里的侍衛和皇帝身邊的近臣,他都要安插自己的親信。皇帝的一舉一動,大臣向皇帝的奏報,這些親信都向他報告。這樣,皇帝完全被他所控制,成為他手中的一個傀儡。
不久,沖帝也死去了,梁冀更是大權在握。他迎立了劉纘為皇帝,這就是漢質帝。
漢質帝這時雖說還是個少年,但是很聰明,對梁冀的專權很有看法。有一次,百官上朝,梁冀也來朝拜。質帝看著梁冀時,兩眼一動也不動,注視了很久后,很有感慨地說:“此人是跋扈將軍啊!”百官聽了,十分驚訝,梁冀也滿臉通紅,十分尷尬。盡管梁冀這時心里非常生氣,但是當著滿朝文武百官,又無可奈何。
從此,梁冀對質帝就恨之入骨,他決心除掉這個不聽話的皇帝。有一次,他就派宮廷中的心腹在食物中放毒,將漢質帝害死了。
質帝死后,他又憑借手中的大權迎立了桓帝。這時他的權勢更是膨脹。他貪污受賄,大肆搜刮,竟積有家資三十余萬,相當于全國當時租稅收人的一半,成了最有勢力,也最富有的大官僚。
桓帝當權以后,對梁冀的專權也越來越不滿,后來在忍無可忍的情況下,就聯合宦官發動一場斗爭,把梁冀抓了起來,誅滅了梁冀的家族。梁冀一看大勢已去,被迫自殺了。
漢質帝所說的“此跋扈將軍也”后來就成了一個典故,也成了一個詞語。“跋扈”中的“跋”音,是踐踏的意思;“扈”,是侍從的意思。這詞語的原意是踐踏、欺壓侍從人員。能夠欺壓侍從的人,一定是很有權勢的。所以引申開來就是專指那種專橫暴戾、欺上壓下的情況,是個貶義詞。如:專橫跋扈,非常跋扈等。
上一篇:“詭辯”的由來
下一篇:“跋涉”的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