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文化·大放異彩的少數民族文學·維吾爾英雄史詩《烏古斯傳》
《烏古斯傳》是流傳在古代維吾爾族人民中間的一部散文體英雄史詩。現存唯一的回鶻文寫本藏于巴黎國民圖書館。法國學者伯希和認為,《烏古斯傳》原寫本大約完成于13至14世紀時的新疆吐魯番地區,用回鶻文寫成。現存巴黎本則是15世紀左右在今中亞七河流域某地抄寫成的。根據抄本的語言特點,反映出該本的抄寫者應為操古代克普恰克語(與現代哈薩克語、柯爾克孜語相似)的人。
《烏古斯傳》記述了英雄烏古斯一生的不平凡經歷和光輝業績。史詩中的烏古斯可汗及其周圍的伯克(尊稱,即“老爺”)們,是作為古代部族或部族聯盟的象征被描寫的。它按其內容可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為烏古斯的誕生與成長,直至獲得可汗稱號;第二部分敘述了烏古斯的征戰活動,并把征服的土地分封給兒子們。有關烏古斯的故事,在14世紀波斯拉施特《史集》里也有記述,只是將烏古斯變成一個從事伊斯蘭圣戰的英雄。此外,17世紀中亞史家阿布勒哈孜的《突厥世系》等著作中亦有記載。《烏古斯傳》里留存著很多薩滿教觀念與習俗。如烏古斯的兩位妻子,一出現于從天而降的藍光中,一出現于湖水中間的樹窟窿中。這暗示了他的妻子分別是天神、樹神所賜。另外史詩最后以桿代樹祭祀天神的儀式等,全是薩滿教蒼天崇拜和樹木崇拜觀念的表現。烏古斯可汗征戰前下詔令說:“讓蒼狼作為我們戰斗的口號”,而且在征戰的每一個關鍵時刻,蒼毛蒼鬃大灰狼就會出現,在前面引路,于是烏古斯他們便所向無敵,無往不勝。這又是古代維吾爾人原始的狼圖騰崇拜的反映。關于烏古斯的六個兒子名叫“太陽”、“月亮”、“星星”和“天”、“山”、“海”,顯然和古代維吾爾人民的創世神話有關。《烏古斯傳》雖為散文形式,但有些地方也夾雜著韻文部分,句子之間有很強的節奏感。它在特定曲調的伴奏下,應是可以吟唱的。《烏古斯傳》是現存不多的古代維吾爾族前伊斯蘭文化時代的文獻之一。它對研究古代維吾爾族的歷史、人文、文學和語言,具有珍貴的價值。早在19世紀初期,國內外學者便開始翻譯、研究《烏古斯傳》。我國于1980年出版了耿世民先生的漢譯本《烏古斯可汗的傳說》,并刊有維吾爾新文字字母的轉寫、譯者的長篇《導言》、注釋和詞匯表。1986年,耿先生又同馬坎合作,將漢文本譯為現代哈薩克語文本出版。
上一篇:天山文化·大放異彩的少數民族文學·維吾爾古典長詩《福樂智慧》和《真理的入門》
下一篇:甘肅文化·“百科全書”—敦煌遺書·罕見的敦煌醫學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