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夷制夷·以敵攻敵·安撫染干,制服雍閭
隋開皇十三年(593),隋朝流人楊欽逃出國境,投奔突厥,聲稱彭公劉昶與宇文氏之女同謀反叛隋室,特派他來突厥密告公主,約定里應外合。葉護可汗雍閭對楊欽的這一通鬼話堅信不疑,自此態度大變,停止了對隋朝的朝貢。千金公主宇文氏更視楊欽的假情報如至寶,當長孫晟受命前來考察時,她不僅當面對他出言不遜,而且要自己的相好安遂迦與楊欽密謀策劃,盡可能加深雍閭對隋朝的反感,煽動他大舉南侵。長孫晟回京如實匯報了突厥國內的種種不正常狀況,隋高祖覺得根本問題就出在楊欽身上,于是命長孫晟再去突厥,務必想方設法將楊欽引渡回國。長孫晟向雍闖講明來意,首先就碰了顆軟釘子,雍閭也不明說自己不想交人,只說遍查入境旅客都沒有楊欽這個人的影子。長孫晟可不是那種隨便就能糊弄過去的楞頭青,雍閭想耍無賴,他就向有關方面的官員行賄,終于套出了楊欽的住處,然后連夜掩襲,來了個甕中捉鱉,三不知就將楊欽帶到了雍閭面前,逼得雍閭張口結舌,尷尬萬分。長孫晟的本來目的似乎已經達到,但他的對敵方針一慣是不怕趕盡殺絕,他早就認定有千金公主在突厥一天,隋朝的北方邊境就始終不得安寧。于是又打蛇隨棍上,毫不留情地捅出了千金公主私通安遂迦這一更令雍閭難堪的爆炸性內幕。全體突厥人震驚于這一曠古未聞的淫亂消息,紛紛奮臂痛呼恥辱難當。雍閭羞怒交加,哪里還有絲毫忍辱替宇文氏報仇復國的雅量?他現在唯一發愁的是怎樣才能盡快地替戴了綠帽子的家族挽回一點面子。到了非丟卒不能保車的時候,楊欽的命運他固然已無暇去關心,為了平息隋朝天子的怒氣,他甚至于不惜放棄親手懲治罪犯的權力,主動將安遂迦、千金公主等人交給長孫晟帶回去處理。千金公主隨后被殺,這對于隋高祖來說,有如吃了一顆強力定心丸,因為它意味著北周宇文氏宗室的最后一星余火也已化為飛灰,從此渺無蹤跡了。雍閭這一局較量真正是賠了夫人又折兵,痛定思痛,不免再發奇想,試圖通過聯姻的方式,鞏固突厥與隋朝的關系,同時借機發展自己的實力,以報這一箭之仇。長孫晟立即意識到雍閭的真實用心所在,他入奏高祖說:“微臣非常了解雍閭的為人,他確是反復無信的行家,公主絕對不可以下嫁此等鼠輩。從策略而言,雍閭因與玷厥矛盾很深,害怕后者動搖他的統治,所以很想依靠我們圣朝為其撐腰。時勢一變,即使有翁婿婚姻關系在前,他也不會甘受約束,反叛終歸是遲早的事情。其次從力量對比來看,也不應批準他的求婚。雍閭的實力在突厥諸可汗中本來就屬一屬二,如果他與我朝公主結縭的愿望得逞,又可狐假虎威,迫使玷厥、染干接受他的調遣。既強而反,無疑更難對付。染干則不同。從他的父親處羅侯到他本人,父子兩代都對我朝素有誠信表現。且染干兵馬不多,實力有限,在諸可汗中最易控制。染干曾經向我提起過想與我朝通婚,依我看不如滿足他的要求,然后令他南徙,抵敵雍間,作為我朝邊關的衛士。”隋高祖連稱妙策,隨即逐步實行,四年以后將一名宗女封為安義公主,嫁給染干為妻,并派長孫晟勸說染干向南遷徙到長城以內,安居度斤舊鎮。自此以后,凡是雍閭有南侵動向,染干都事先通報隋朝。長孫晟妙計安天下,隋高祖高枕無憂,真是獲益非淺。(《隋書·長孫晟傳》)
上一篇:無中生有·宇文述假借圖讖害李渾
下一篇:棋走險著·完璧歸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