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擊中心論”與格瓦拉的悲劇
“游擊中心論”創始人埃內斯托·切·格瓦拉·塞爾納(Ernesto“Che”Guevara Serna 1928—1967)出生于阿根廷羅薩里奧一個莊園主家庭,1953年畢業于布宜諾斯艾利斯大學醫學院,獲博士學位,曾參加過反對阿根廷獨裁統治的斗爭。1954年他在危地馬拉參加保衛阿本斯民主政府的斗爭,失敗后移居墨西哥。1955年他在墨西哥城參加菲·卡斯特羅創建的古巴流亡者組織“7·26運動”,并于翌年11月,與菲·卡斯特羅一起在古巴奧連特省登陸,參加古巴解放戰爭,曾兩度受傷,后轉入馬埃特臘斯山區開展游擊活動,任縱隊司令,被授予起義軍最高軍銜少校。1959年古巴新政府成立后,格瓦拉成為古巴公民,歷任古巴土改委員會工業司司長、國家銀行行長、工業部長、中央計劃委員會委員以及古巴革命統一組織(后改為古巴社會主義革命統一黨)書記處書記等職。
1960年起,格瓦拉在《游擊戰爭》、《古巴戰爭回憶錄》等著作中提出了“游擊中心論”。他認為那里有壓迫,那里就有革命;那里有山,那里就可以進行游擊戰爭。他主張由十幾個人在山區建立游擊隊,就可以發動一場革命,逐步占領各個鄉鎮,進而奪取全國政權,并認為這是拉丁美洲革命的唯一道路。
1965年4月,格瓦拉派人到危地馬拉、委內瑞拉、秘魯、哥倫比亞、海地和阿根廷等拉丁美洲國家,企圖建立游擊中心和建立古巴式政權,遭到失敗。5月,格瓦拉決定辭去古巴的官職、軍銜,放棄古巴國籍,到“世界的另一山地”開展游擊戰爭。6月,格瓦拉化名“塔圖司令”,帶領25名古巴游擊隊員到非洲金沙薩地區(今扎伊爾),企圖建立游擊中心和非洲的古巴,失敗。1966年10月,格瓦拉秘密到達玻利維亞尼阿卡瓦蘇山區,企圖作為第二個馬埃特臘斯山,建立游擊中心。格瓦拉率幾十名游擊隊員,在未得到玻利維亞共產黨人和人民的支持下,單槍匹馬地與強大的政府軍作戰,傷亡參重。1967年10月,格瓦拉在龍羅峽谷戰斗中負傷被俘,旋被殺害。
格瓦拉雖獻身于被壓迫人民的解放事業,并奮不顧身地去實現“游擊中心論”。但實踐證明:格瓦拉的“游擊中心論”如果不同當地的革命實際相結合,并使其變成千百萬人的自覺行動,是不會成功的。
上一篇:“新法密率”的命運
下一篇:“重復建設”的頑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