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傳統文化·戲劇文化·南戲
北宋末年在南方溫州一帶興起的一種戲曲形式,又叫“戲文”“溫州雜劇”“永嘉雜劇”。它最初是一種由民間小曲組成的村坊小戲,后來吸收宋雜劇和其他民間伎藝的成分,逐步成熟。元滅南宋,南戲從北雜劇吸取了長處,豐富發展了自己。南戲具有特殊的體制:第一出“副末開場”或“家門引子”介紹創作意圖、敘述劇情梗概,第二出才開始入正戲;不限腳色,上場人物都可唱;音樂方面,一出戲不限同一宮調;劇本結構可長可短,不限出數;劇中人在退場前念下場詩,總結本出戲內容并暗示下出戲內容,或敘述人物心情;用南方樂曲,伴奏用笙、簫、笛等管樂,曲調婉轉。現存早期南戲劇本:《張協狀元》《宦門子弟錯立身》《小孫屠》《荊釵記》《白兔記》《拜月記》《琵琶記》。
上一篇:中華傳統文化·醫藥文化·十二經脈
下一篇:中華傳統文化·地理文化·臥龍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