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進口貨為“棄兒”的貨主
在上海港務局所屬6家裝卸公司的庫區里,1987年,有3000多件、計360多噸的貨物長期無人認領,有的已在庫里沉睡了四五年。
這批“棄兒”中有各種鋼材、羊毛條、晴綸條、人造絲、人造棉、人造革、潤滑油、橡膠、化工原料、服裝、尼龍布、汽車發動機、縫紉機另件等。其中90%以上是花寶貴外匯買來的進口貨,價值達數十萬元。
據了解,它們沒被提走的原因有些是找不到貨主,如有關部門進口的貨物,調撥給內地的收貨單位名稱不清楚;一些外地企業對進口貨物的手續和業務不熟悉,致使單據不齊,貨名,地址不詳,沒有委托代理人,貨物到港后無人通知等,這暴露了有關部門工作環節中的各種問題。
令人不解的是,有相當數量的貨物有貨主卻沒提走。有些是運輸部門不注意清點賬面上雖都已提走,實際上只提了大部分,將少量扔在庫區的。有的貨到了,多次通知貨主來提貨,仍置若罔聞。還有如上海某單位進口化工物品,在提貨時還有價值1萬多元的貨物未提走,竟說:“我們不要了!”
三千件進口貨物,長期沉睡在港務局的庫區里,成為“棄兒”,這個教訓告誡人們:我國一些地區的外貿運輸管理混亂,職責不明,官僚主義嚴重,不轉換這些部門的經營機制,很難提高效益和效率。
上一篇:視合資企業為“獨立大隊”的廳長
下一篇:識時務者為俊杰——左思的誤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