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吳越曲·上海之旅·上海·中國大都會
上海位于東海之濱長江南岸的河口三角洲上,扼長江入海的咽喉。面積6185.75平方公里,分轄十三個區和九個縣,居有漢、回、滿、蒙、壯、朝、維、苗、藏等民族,一千一百多萬人。
上海簡稱“滬”,緣于上海地區的吳淞江原稱“滬瀆”。上海又相傳為戰國時楚國春申君的封邑,故別稱“申”。西周、春秋時代,上海是貴族游獵宴樂之地,吳國壽夢王朝曾于今上海松江縣建造華亭,故上海有“華亭”名。
一般人談及上海,喜歡用“古吳之裔址也,然負海枕江,水環山拱,自成一都會”作開場白,但上海成為都會,實屬較晚之事。東晉時,上海一帶是海濱捕魚之地。唐代發展成為貿易港口,風帆穿梭往來于沿海各城鎮之間,商業交往日益頻繁。宋初青龍鎮極一時之盛,“市厘雜夷夏之人,寶貨當東南之物”。清代嘉慶年間所修《上海縣志》記載:宋初諸番市舶直達青龍江鎮,后江流漸隘,市舶在今縣治處登岸,故稱“上海”。此即上海得名之由來。北宋神宗熙寧七年(1074)設上海鎮,元世祖至元二十九年(1292)設上海縣,十六世紀初(明代)成了全國最大的棉紡織中心,有“衣被天下”之譽,至十九世紀中葉,發展成為“江海之通津,東南之都會”,呈現“一城煙火半東南”的繁榮景象。鴉片戰爭后上海變成了西方冒險家的樂園,1927年設上海特別市,抗戰勝利后改稱上海市。
上海得黃浦江通江海之利,居水陸要津,享有經濟、地理優勢,終于從黃浦江畔一個寂寞的小漁村發展成舉世聞名的大都會,中國經濟文化的中心。
古上海景色秀麗,曾有海天旭日、黃浦秋濤、龍華晚鐘,吳淞煙雨、風樓遠眺等“滬城八景”。現有三百多個游覽點,有綺麗的自然風光,靈秀的古典名園,古樸雅致的寺廟古塔和眾多的歷史古跡及近現代遺址。
上一篇:蕭蕭大漠風·敦煌之旅·張掖大佛寺·中國臥佛之最
下一篇:浩浩燕趙歌·清東西陵之旅·清東陵·豐臺峪下尋昌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