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寇準墓》陜西名勝簡介
在渭南市官底鎮左家村南。寇準墓是北宋宰相、政治家寇準的葬地。
寇準,字平仲,宋代華州下邽(今渭南市官底鄉)人,生于宋太祖趙匡胤建隆二年(961年),“少英邁,通《春秋》三傳,年19歲,舉進士”,在宋太宗趙光義太平興國四年(979年)中了進士,后為巴東縣令。他“兼資忠義,善斷大事”。宋真宗趙恒景德元年(1004年),遼(契丹)軍南侵,兵臨澶州(今河南濮陽),當時寇準為相,主張抵抗,而參知政事的王欽若主張避敵,密請南遷江南,為寇準所阻,堅持抗戰,促使真宗往澶州督戰,在澶州城下打了勝仗,射死遼大將蕭撻覽(一作蕭撻凜),與遼訂立了“澶淵之盟”而罷兵。史載寇準,五居宰輔,三次為相。宋仁宗趙禎天圣元年(1023年)閏九月卒。生前封萊國公,死后謚忠愍,有《寇忠愍公詩集》。死在雷州(今廣東海康)時年紀只有63歲,仕途多舛,心情不佳,身體不適應南方氣候水土等多種原因,促成寇準早卒。死后靈柩回原籍途經洛陽時“縣人皆設祭哭于路,折竹植地,以掛紙錢,逾月視之,枯竹盡生筍矣”。由此可知老百姓是愛戴忠臣清官的,戲曲有《寇準背靴》、《調寇準》、《潘楊訟》、《寇準假設陰曹》等以傳頌愛國、清廉、正義、公道的寇準。靈柩至鄉,葬于此地。
墓為南北向,今存土冢,南北長15米,東西寬8米,高4米,冢前有墓碑,碑刻“宋寇萊公墓”。墓周20米之范圍內廣植林木以護墓冢。
寇準墓為陜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上一篇:《延安·寶塔山》陜西名勝簡介
下一篇:《咸陽·禮泉縣·尉遲敬德墓》陜西名勝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