茹太素文章長,皮肉吃苦頭
在《明史》一書中記載著少為人知的茹太素的生平。他曾在朱元璋手下官做到刑部侍郎、都察院僉都御史、戶部尚書。茹太素為官頗有政績,曾多次向朱元璋提出治理國家的建議,其中不少切中時弊而被采納。他為人也不錯,以公平正直,不屈權貴而著稱。朱元璋一度很器重他。曾賜宴款待他,并賜詩“金孟同汝飲,白刃不相饒”,他對曰“丹誠圖報國,不避圣心焦”。可是茹太素有個毛病,寫文章太繁瑣,拉得很長。一次他上本言事,洋洋萬余言。朱元璋叫侍從王敏念給他聽,讀了好幾頁,沒聽見想說什么,不禁大怒,待讀到6370字,仍然不知所云。朱元璋大發(fā)雷霆,叫人把茹太素找來,當眾杖責了一通。第二天,朱元璋叫人繼續(xù)讀。直讀到一萬六千多字以后才聽到正題,提出五條建議,有四條可以采納。朱元璋再次召見茹太素,對他說,你寫的文章太長了,重復羅嗦,使人沒耐心聽,其實你說的幾個問題,有五百字就可以了。他命人把茹太素奏文中的精華抄下來,轉發(fā)下去,還親自做了序。接著朱元璋又命令中書省規(guī)定了奏本格式,要求語言簡練,直陳問題。可憐茹太素,只因文章長,皮肉吃苦頭。不過他卻以自己的教訓告訴人們“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文不在長,精練為勝”,寫文章一定要短小精悍,惜墨如金。過長的文章,縱使內容好也會令人生畏、生厭、生氣。而懶婆娘的裹腳條——又臭又長的文章便不會有人看。動筆作文者不可不以茹太素為鑒。
上一篇:舍長就短的任昉
下一篇:榮譽陶醉了戴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