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紹欽》歷史評價與正史事跡,《衛紹欽》人物故事小傳
衛紹欽(公元951—1006年),開封(今屬河南)人,北宋宦官。內侍高品衛漢超之子。太宗為晉王時,在晉王府任中黃門。太宗即位后,備受寵信倚重。從太宗出征北漢,督諸將攻破太原,迫降劉繼元。與王繼恩共同督軍鎮壓李順起義軍余部。真宗即位,監修永熙陵。真宗親幸澶淵,領護駕兵守衛黃河橋梁。真宗進駐洛陽,任皇城內外都巡檢,累遷掌三班院、皇城儀鸞翰林司。
[正 史]
衛紹欽,開封人。父漢超,內侍高品。紹欽始以中黃門給事晉邸,太宗①即位,補入內高品,甚被親倚。
從征太原,命督諸將攻城,劉繼元降,命領驍卒先入城,燒其營柵,遷殿頭高品。雍熙二年②,擢入內西頭供奉官。淳化中,部修皇城,功畢,授入內押班。五年,加崇儀副使。
李順之亂③,王師致討,與王繼恩同領招安捉賊事。遇賊,斗學射山南,又攻清水壩,破雙流砦,招降數萬眾,斬千余級。順死,余黨保險為寇,又與楊瓊先扼要路以邀之,擒斬萬余人,獲器甲槍槊千余。遣別將曹習領兵捕余賊于安國鎮,斬三百級。時嘉、眉二州賊尚擾城郭,又遣內殿崇班宿翰討之。兩川平,召還,深被褒勞。
真宗④嗣位,拜宮苑使、領愛州刺史,充入內副都知、修奉永熙陵都監,既復土,遂為陵使。景德元年⑤,至皇城使。從幸河朔,命為車駕前后行宮四面都巡檢。次澶淵,命領扈駕兵守河橋。三年,加昭宣使。朝諸陵,復為行宮巡檢,駐洛陽,命為皇城內外都巡檢,歷掌三班院、皇城儀鸞翰林司。卒,年五十六。
紹欽苛愎少恩,不為眾所附。太平興國中,江東有僧詣闕,請修天臺壽昌寺,且言寺成愿焚身以報。太宗允其請,命紹欽往督營繕。既訖役,遽積薪于庭,請僧如愿。僧言欲見至尊面謝,紹欽曰:“昨朝辭日,親奉德言,不煩致謝。”僧惴怖偃蹇,顧道俗有救之者。紹欽即促令躋薪上,火既盛,僧欲投下,紹欽遣左右抑按而焚之。
《宋史》卷四六六
[注 釋]
①太宗:即宋太宗趙光義,公元976—997年在位。②雍熙二年:公元985年。雍熙:宋太宗趙光義的年號。③李順之亂:宋朝初年,王小波、李順領導的四川農民起義。④真宗:宋真宗趙恒,公元997—1022年在位。⑤景德元年:公元1004年。景德,宋真宗趙恒的第二個年號。
上一篇:《卜式》歷史評價與正史事跡,《卜式》人物故事小傳
下一篇:《史弘肇》歷史評價與正史事跡,《史弘肇》人物故事小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