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墨趣談·王次仲
《王次仲》:王次仲,生卒年不詳。秦(或云東漢) 書法家。上谷(今河北懷來境內)人。善書法,工八分楷法。晉衛恒《四體書勢》稱王次仲善隸書,始為楷法。南齊王僧虔稱王次仲作八分楷法。《水經注》稱王次仲變倉頡書為今隸。唐張懷瓘《書斷》卷上《八分》引北魏王愔語云: “次仲始以古書方廣,少波勢,建初中,以隸草作楷法,字方八分,言有模楷。” 又評王次仲書云: “點畫發動,體骨雄異,作威投戟,勝氣揚波,賞逸尚奇,探靈索妙。”
八分書家
相傳秦代上谷,出了一位有名的八分書法家,名叫王次仲。王次仲天資聰穎,從小就勤奮好學,學東西很快。他特別喜歡寫字,每天都花很多時間練習,常常是廢寢忘食。因此,他長大后,字相當有功力,在書法上有較深的修養,并有很多獨到的體會,形成了自己系統的見解,在遠近都很有名。
王次仲還很喜歡動腦子,在對以往字體的研究中,看出了一些不足的地方。他覺得原來的隸書方折、寬闊而缺少波勢,缺少一種柔和圓潤的美感,于是就以隸書作楷法,增加和強調了隸書的波磔(zhé),使古隸變得點畫巧妙,結構嚴密,而且和諧勻稱,從而形成了鮮明的“八分波勢”,使古隸進入了豪放、灑脫的八分境界。這種變化受到了時人極大的喜愛和推崇,于是人們稱這種新隸書為“八分書”,并將王次仲譽為“八分書家”。他的“八分波勢”也迅速“流行”和推廣開來,在民間得到大力傳播,這也給他帶來了極高的聲譽和知名度,他的名字更是廣泛流傳于人們的口耳當中。
王次仲的書法和名字以極快的速度“流行”和傳播。不久,秦始皇也知道了。他很高興,親自找到王次仲的書法作品觀看,非常喜歡,心里也對王次仲生出了愛惜之意,覺得這是難得的人才,決定親自召見,于是派大臣前去傳請。不曾想王次仲卻很有個性,他對秦始皇沒什么興趣,壓根兒就不想見他,因此一再推辭和逃避。秦始皇三番五次都請他不動,心里非常惱火,于是派檻車去接。檻車可是古代用來押運囚犯的,秦始皇這種做法,意味著要懲罰王次仲。王次仲逃脫不掉,被官兵用檻車押走了,但神奇的是,當走到半路時,王次仲突然幻作一只大鳥騰空而起,一下子飛上了天,很快就沒了蹤影。當王次仲變成的鳥飛過家鄉北山時,從身上落下來兩根長長的羽毛,這兩根羽毛后來變為一大一小兩座山,這就是現在的大翮(hé)山和小翮山。
上一篇:扇面趣談·王星齋
下一篇:閑章趣談·王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