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該存在的誘惑
“戲不夠,愛情湊”,結果造成情愛在銀幕上泛濫,某一時期,國產(chǎn)片中愛情糾葛普及率竟達95%。
因為要湊,所以也就不分場合,以至把炮火紛飛的戰(zhàn)場變成情場:在硝煙彌漫的貓耳洞中,在同死神搏斗的戰(zhàn)地醫(yī)院,在戰(zhàn)前突擊訓練的間隙,在風馳電掣的征程上,甚至在槍炮聲不絕于耳的鐵甲車里,編導們也在表現(xiàn)情愛場面。
實際上,在參戰(zhàn)部隊里,師級單位也才有那么幾個女性,各級對于干部戰(zhàn)士同地方女青年的接觸又限制得很嚴,怎么會有那么多的愛情神話呢?
愛情的泛濫之后,有些導演對拍情愛場面已感到不過癮,又進一步在性愛上大作文章,審美轉為審丑,一個時期,大興床上戲,許多丑惡的東西毫無遮擋地在“娛樂”的帽子下通過銀幕展覽出來。例如被有的觀眾稱為“最劣影片”候選作的《蜜月旅行》中,舞場上狂跳狂扭,流氓們黑話滿嘴,從劉萍的裸體照片到二仙姑的脫衣舞,都予以直觀的再現(xiàn)。一部名為《百變神偷》的影片格調(diào)也很低下,劇中夏太太與朱督察偷情時,夏太太嗲聲嗲氣地說:“來,坐這兒(膝蓋)來”把難耐的情欲推到觀眾面前;當夏太太與朱督察抱成一團時,又將辣乎乎的清涼油抹在朱督察的褲衩內(nèi),朱一穿褲衩隨即捂著大腿根大呼唉喲;為了把吃進肚里的鉆石弄出來,十來個小孩光著屁股坐在馬桶上,排列一大溜,成了屁股大展覽。這個鏡頭雖不屬性愛,但也與“低下”有關。
有的影片不顧劇情的是否需要,大興“裸風”,出現(xiàn)了男人從天而降,掉進女澡塘子里的場面,也有女探聞進男浴池里的鏡頭……對此,觀眾們很反感,報章雜志上曾載文抨擊。
當時,銀幕上并非一概反對“裸”,《這里黎明靜悄悄》中有一場女兵洗浴的戲,拍得就很圣潔,與劇情的發(fā)展以及主題的揭示也很有關系,我國影片《湘女蕭蕭》中也有被迫害少女的裸露鏡頭,但那是控訴,與單純的感官刺激無關。
電影是藝術,即使與劇情緊密結合的“裸”,也要考慮從什么角度表現(xiàn),才能有藝術性,才能給人以美感。而有些影片中的“裸”僅是為了給人感官刺激,所以就千方百計地展示令人作嘔的丑惡,甚至把一個壞蛋在床上同時與幾個女人鬼混的場面也赤裸裸地展示出來,這就與藝術無緣,只是為裸而裸,為票房收入而不顧藝術了。
上一篇:不被尊重的畫師
下一篇:不該把杞人再看作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