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靈澈上人
劉長卿①
蒼蒼竹林寺②,杳杳鐘聲晚③。
荷笠帶夕陽,青山獨歸遠。【注釋】
①劉長卿(?—約789),中唐時期頗負盛名的詩人。字文房,河間(今河北河間)人。天寶年間進士。唐肅宗至德年間,因事下獄,貶潘州南巴尉。大歷年間任鄂岳轉運留后時,因得罪上司被誣奏,貶睦州司馬。后任隨州刺史,世稱劉隨州。他以五言詩見長,被稍后的權德輿稱為“五言長城”,尤工五律。有《劉隨州集》。
②蒼蒼:茂盛,眾多的樣子。《詩經·秦風·蒹葭》:“蒹葭蒼蒼。”
③杳杳:幽遠貌,猶隱約依稀。
【詩本事】
靈澈上人是中唐時期一位著名詩僧,俗姓湯,字源澄,會稽(今浙江紹興)人。早年從嚴維學詩,頗有詩名,詩僧皎然薦之為官,后因獲罪權貴而遭貶徙,歸隱云門寺。劉長卿和靈澈相遇又離別于潤州,大約在唐代宗大歷四年至五年間(769—770)。劉長卿自從肅宗上元二年(761)從貶謫南巴(今廣東茂名南)歸來,一直失意待官,心情郁悶。靈澈此時詩名未著,云游江南,心情也不大得意,在潤州逗留后,將返回浙江。一個宦途失意客,一個方外歸山僧,在出世入世的問題上殊途同歸,同有不遇的體驗,共懷淡泊的胸襟。竹林寺在潤州(今江蘇鎮江),是靈澈此次游方歇宿的寺院。
【賞評】
這首詩寫詩人在傍晚送靈澈返竹林寺時情境。山巒蓊郁悠然,蒼勁碧綠的竹林掩映中便是竹林寺了。寺中鐘聲遠遠傳來,在山間,在樹間,在曠野上,在人心上回蕩。靈澈上人戴著斗笠,披帶夕陽余暉,獨自向青山走去,漸行漸遠。
全詩構思精致,語言精練,素樸秀美,表達了詩人對靈澈深摯的情誼,也表現出靈澈歸山的清寂風度。雖為送別詩,但靈澈上人為有道高僧,無滯、無粘、無住,所以詩里也多了一種閑淡的禪機。
上一篇:《送楊山人歸嵩山》禪思哲理詩賞析
下一篇:《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禪思哲理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