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白居易·荔枝圖序》鑒賞
荔枝生巴峽間,樹形團團如帷蓋,葉如桂,冬青; 華如桔,春榮; 實如丹,夏熟; 朵如葡萄,核如枇杷,殼如紅繒,膜如紫綃,瓤肉瑩白如冰雪,漿液甘酸如醴酪,大略如彼,其實過之。若離本枝,一日而色變,二日而香變,三日而味變,四五日外,色香味盡去矣。元和十五年夏,南賓守樂天,命工吏圖而書之,蓋為不識者與識而不及一二三日者云。
(《白氏長慶集》)
本文是白居易為荔枝圖作的一篇序文。原圖未必傳世,但序文卻是寫得精彩。狀物細膩逼真,宛在眼前,而且經過文字符號的巧妙運用,比之圖畫乃至實物,別有一種美感。
作者先寫荔枝的產地,然后進入本體,具體描繪荔枝,一氣連用十個“如”字,設比從樹、葉、花、實、朵、核、殼、膜、瓤肉、漿液多方面展示荔枝特有的形質。其用比,常在細微處見匠心,如花如桔、實如丹,色階變化就在毫厘之間; 又,“殼如紅繒”,“膜如紫綃”,繒與綃都是絲織品,而綃是生絲織的綢,更加透明晶瑩,果肉則從顏色比擬,漿液則從味道比擬。而且十個比喻,句子結構整齊勻稱中又有參差變化,讀來瑯瑯上口,富于音樂感。然后用三個“而”,寫荔枝三變。益發顯出其嬌嫩珍貴。將荔枝的可愛外形與荔枝的知識巧妙揉和在一起,成為全文主體。
最后交代作序緣起,以賓襯主,完成序文。
上一篇:《唐·杜牧·薦王寧啟》鑒賞
下一篇:《明·張大復·薔薇》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