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釋宗渭·橫塘夜泊》原文賞析
偶為看山出,孤舟向暝停。野梅涵水白,漁火逗煙青。寒嶼融殘雪,春潭浴亂星。何人吹鐵笛,清響破空冥。
橫塘,在今江蘇蘇州市西南近郊。前二句述事點題,為以下寫景,在事理和情調(diào)上作必要的交待和鋪墊。詩人夜泊,不是為了俗務(wù),只是為了看山。且孤舟前往,與呼朋喚儔,攜酒提榼者不同,表現(xiàn)出詩人那種瀟灑出塵、超凡脫俗、孤行獨往的幽人風(fēng)韻。中間四句,便寫夜泊景色。用“野梅”、“漁火”、“寒嶼”、“殘雪”、“春潭”等有地方特色和時令特色的景物,組成了一幅江南早春夜泊圖,意境清曠幽寒。每句一個動詞,都十分精彩確當(dāng),充分顯示了詩人錘煉詩歌語言的功力。如“涵”、“融”,傳出靜態(tài)景物之神。“逗”、“浴”,則將景物的動態(tài)逼真,生動地描繪了出來。“春潭浴亂星”一句寫眾星映入潭中,水波微動,星光參差,似眾星浴于水中,歡蹦亂蹦,競相為戲。這些景物的動態(tài),并不破壞寧靜的美,相反,使這些靜穆的景物中生氣貫注,而顯得更美,有效地增強(qiáng)了對景物美的表現(xiàn)力。而且,從章法上看,這幾個動詞,也使兩聯(lián)對句的景物描寫,避免了呆板堆砌。正當(dāng)詩人沉醉于江南水鄉(xiāng)早春之夜寧靜美景之時,鐵笛聲劃破萬籟俱寂的夜空,聲音高亢悠長。以此作結(jié),使人感到象外有象。
全詩通篇客觀地寫景,沒有詩人的議論,也沒有直接抒發(fā)詩人的感受。但鐵笛多為俠士所有。在滿族統(tǒng)治者的高壓之下,漢族知識分子并不敢公開與之對抗,許多人隱居山林,高蹈世外,甚至戴黃冠,披緇衣,到自然和宗教中去尋找精神寄托,消釋激烈的情懷。但他們對滿族統(tǒng)治者的仇恨,對明王朝的懷念,依然相當(dāng)強(qiáng)烈。那鐵笛之聲,似是他們的心聲!由結(jié)尾二句,我們可以窺見這個身披僧袍的世外幽人,也仍懷有一顆并不寧靜的心!
上一篇:古詩《胡助·榆林》原文賞析
下一篇:古詩《高啟·水上盥手》原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