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莊子·任公子釣魚》鑒賞
任公子為大鉤巨緇①,五十犗以為餌,蹲乎會稽,投竿東海,旦旦而釣,期年不得魚。已而大魚食之,牽巨鉤,餡沒而下,鶩揚而奮髻,白波若山,海水震蕩,聲侔鬼神,憚赫千里。任公子得若魚,離而臘之②,自制河以東,蒼梧已北,莫不厭若魚者。
已而后世輇才諷說之徒③,皆驚而相告也。夫揭竿累,趨灌瀆,守鯢鮒,其于得大魚難矣。飾小說以干縣令④,其于大達亦遠矣。是以未嘗聞任氏之風俗,其不可與經于世亦遠矣。
(《莊子·外物》)
在先秦諸子中,莊周是運用神話和寓言最多的作家之一。“其著書十余萬言,大抵率寓言也。” (司馬遷語) 寓言是一種委婉說理的藝術形式。《任公子釣魚》幽默詼諧,巧妙雋永,機趣橫生,托意深遠,體現了莊周獨特的藝術風格。
其特點之一是奇特的想象和夸張。任公子用大鉤大繩做魚竿,用五十頭犍牛做成魚餌,這樣的描繪已使人瞠目結舌了,而釣魚人蹲在會稽山上,往東海里投竿,又有誰能始料得及呢! 任公子等了一年,魚沒釣著。后來魚終于咬上了餌,吞鉤的大魚在海里翻波鼓浪,不去說它的寸尺,光聽它的聲音,就響如鬼神,千里之外聽了也害怕。這樣的夸張又有誰能企及呢?大魚抓住以后,任公子把它剖開,做成魚干,讓浙江以東、九嶷山以北的人都吃了個飽。莊周的這種近乎荒誕的夸張造成的效果是令人興奮的,人們覺得這樣才帶勁,才真正是有氣魄有能耐的任公子釣上的魚。
特點之二是生動的對比。與任公子相對照的那些庸俗之輩,扛著細竹竿、細繩子做的魚竿,急急忙忙奔向淺水溝旁,他們盡管也想釣到大魚,但事與愿違,充其量也只能釣些鯢鮒之類的小魚。通過大與小的對比,莊周要想說的道理很明白: 凡事不可強求,只要隨波逐流,任其自然,一切都是可以獲得成功的。任公子毫不著意,反而釣得大魚,而那些不自量的淺薄之徒,強求名利,與任公子背道而馳,必然落空。
今天我們固然不必去效仿莊周的虛無主義,而他縱橫跌宕、浩淼奇警的文章風格,長于想象、揮灑自如的文學筆觸,卻是值得我們欣賞并借鑒的。
上一篇:《清·曾國藩·五箴序》鑒賞
下一篇:《明·張大復·優伶》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