廬隱《吹牛的妙用》原文|注釋|賞析
吹牛是一種夸大狂,在道德家看來,也許認為是缺點,可是在處事接物上卻是一種刮刮叫的妙用。假使你這一生缺少了吹牛的本領,別說好飯碗找不到,便連黃包車夫也不放你在眼里的。
西洋人究竟近乎白癡,什么事都只講究腳踏實地去做,這樣費力氣的勾當,我們聰明的中國人,簡直連牙齒都要笑掉了。西洋人什么事都講究按部就班的慢慢來,從來沒有平地登天的捷徑,而我們中國人專門走捷徑,而走捷徑的第一個法門,就是善吹牛。
吹牛是一件不可輕看的藝術,就如《修辭學》上不可缺少“張喻”一類的東西一樣,象李白什么“黃河之水天上來”又是什么“白發三千丈”,這在《修辭學》上就叫作“張喻”,而在不懂《修辭學》的人看來,就覺得李太白在吹牛了。
而且實際上說來,吹牛對于一個人的確有極大的妙用。人類這個東西,就有這么奇怪,無論什么事,你若老老實實的把實話告訴他,不但不能激起他共鳴的情緒,而且還要輕蔑你冷笑你,假使你見了那摸不清你根底的人,你不管你家里早飯的米是當了被褥換來的,你只要大言不慚的說“某部長是我父親的好朋友,某政客是我拜把子的叔公,我認得某某某巨商,我的太太同某軍閥的第五位太太是干姊妹”吹起這一套法螺來,那摸不清你的人,便帖帖服服的向你合十頂禮,說不定碰得巧還恭而且敬的請你大吃一頓燕菜席呢!
吹牛有了如許的好處,于是無論哪一類的人,都各盡其力的大吹其牛了。但是且慢! 吹牛也要認清對方的,不然的話,必難打動他或她的心弦,那么就失掉吹牛的功效了。比如說你見了一個仰慕文人的無名作家或學生時,而你自己要自充老前輩時,你不用說別的,只要說胡適是我極熟的朋友,郁達夫是我最好的知己,最好你再轉彎抹角的去探聽一些關于胡適、郁達夫瑣碎的軼事,比如說胡適最喜聽什么,郁達夫最討厭什么,于是便可以親親切切的叫著 “適之怎樣怎樣,達夫怎樣怎樣” ,這樣一來,你便也就成了胡適、郁達夫同等的人物,而被人所尊敬了。
如果你遇見一個好虛榮的女子呢,你就可以說你周游過列國,到過土耳其、南非洲! 并且還是自費去的,這樣一來就可以證明你不但學識、閱歷豐富,而且還是個資產階級。于是乎你的戀愛便立刻成功了。
你如遇見商賈、官僚、政客、軍閥,都不妨察顏觀色,投其所好,大吹而特吹之。總而言之,好色者以色吹之,好利者以利吹之,好名者以名吹之,好權勢者以權勢吹之,此所謂以毒攻毒之法,無往而不利。
或曰吹牛妙用雖大,但也要善吹,否則揭穿西洋鏡,便沒有戲可唱了。
這當然是實話,并且吹牛也要有相當的訓練,第一要不紅臉,你雖從來沒有著過一本半本的書,但不妨咬緊牙根說: “我的著作等身,只可恨被一把野火燒掉了! ”你家里因為要請幾個漂亮的客人吃飯,現買了一副碗碟,你便可以說: “這些東西十年前就有了” ,以表示你并不因為請客受窘。假如你荷包里只剩下一塊大洋,朋友要邀你坐下來八圈,你就可以說: “我的錢都放在銀行里,今天竟勻不出工夫去取!”假如哪天你的太太感覺你沒多大出息時,你就可以說張家大小姐說我的詩作的好,王家少奶奶說我臉子漂亮而有丈夫氣,這樣一來太太便立刻加倍的愛你了。
這一些吹牛經,說不勝說,但神而明之,存乎其人!
(1936年《東京小品》)
賞析 “廬隱是五四的產兒。”(茅盾)她性情豪爽熱烈,有丈夫氣。民族災難深重,個人遭遇坎坷,使她的自傳體抒情小說帶上了悲哀和寂寞基調。但是,她的雜文卻憤世嫉俗,氣度恢宏。本文就是廬隱冷眼看人生,刺向庸人社會的一柄利刃。文章全篇使用反語說話,這是雜文諷刺手法的一種特殊格局。
題目是《吹牛的妙用》,開頭又從反面立意下筆。象模象樣地在弘揚吹牛經。恥笑西洋人的腳踏實地、不求捷徑;稱揚中國人的聰明,走捷徑,善吹牛。而且吹牛在中國果真能有妙用。反語的運用,妙處極多。首先是加強諷刺的辛辣、尖銳,令人警醒。其次,全篇的反語看去好象是吹牛家在講演吹牛經義,這就很好地活畫出了以吹牛為處世之道者的卑劣心態。這種人或者是屈伸自如的大人先生,“見人之勢與財強于我者,則恭敬如兒孫之對父祖,卑躬屈膝舐痔拍馬,盡其能事而為之,如是則可狗仗人勢,狐假虎威。昂首揚眉,擺擺搖搖,象煞有介事,漸漸而求之,不難為人上之人矣?”“至于見無勢無財的人,則傲之,驕之,唬嚇之,吹法螺,裝腔而作勢,威風凜凜,氣派十足,使其人不敢仰目而視。足恭聽令,因之其氣焰蒸蒸焉,灼灼焉,不可一世矣。” (引自廬隱雜文《屈伸自如》)干脆說,攀附大人物,其目的是將自己扮成大人物,從而居于平常人之上耍威風。
可是,朗朗世界,蕩蕩乾坤,竟有天地容納吹牛者,這是更為可悲的。盡管有的人被“揭穿西洋鏡,便沒有戲可唱了。”但是更多的情況是“以毒攻毒之法,無往而不利。”這樣看來,作者在描畫吹牛者卑劣心態的同時,也描畫了聽信吹牛者的心態的畸形。
古今靠吹牛為業的人,或多少沾染上吹牛惡疾的人,讀了《吹牛的妙用》,是否還象當初吹牛時一樣“不紅臉”呢?
上一篇:劉思慕《向大海投石》原文|注釋|賞析
下一篇:秦牧《哀“八旗子弟”》原文|注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