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為《尋西山隱者不遇》精選經典唐詩鑒賞
丘為
絕頂一茅茨,直上三十里。扣關無僮仆,窺室唯案幾。
若非巾柴車,應是釣秋水。差池不相見,黽勉空仰止。
草色新雨中,松聲晚窗里。及茲契幽絕,自足蕩心耳。
雖無賓主意,頗得清凈理。興盡方下山,何必待之子。
丘為也屬于隱逸詩人,詩風與王維相似,沒有華麗的詞藻,注重意境的描繪。詩題一作《山行尋隱者不遇》。詩一開頭就描寫西山隱者的居處和西山的高度: “絕頂一茅茨,直上三十里。”這位隱者住在山頂的一所茅屋里,刻畫了這個隱者居住的簡陋,又表明他又是一個與人事極少來往的人。“扣關無僮仆,窺室唯案幾。若非巾柴車,應是釣秋水。”這四句是描寫這個隱者的生活。扣門沒有僮仆出來招呼,窺看他的室內也僅有桌幾。“巾柴車”,即“巾車”。后二句是說,他要不是拉著車子砍柴去了,就是到水邊釣魚去了。這幾句是寫他儉樸幽閑的生活。“差池不相見,黽勉空仰止。”這兩句話點題“不遇”。“差池”,不齊。這里是說,我來了,你卻外出了。“黽勉”,勉盡其力。“仰止”,傾仰之極。我勉盡全力爬上山來,卻不得相見,是白白地對你仰慕之極。筆頭一轉,又寫西山的風景。“草色新雨中,松聲晚窗里。及茲契幽絕,自足蕩心耳。”雨后草色如洗,晚上窗外松濤陣陣,在這樣幽靜的環境,足可以洗蕩胸心。這是寫丘為對這個環境的欣羨之情。“雖無賓主意,頗得清凈理。興盡方下山,何必待之子。”(“之”字一作“夫”字) “草色”四句寫景,結尾四句抒情。這是說,此來雖然沒有得到賓主之歡,但是懂得了清凈的道理。游興已盡即可下山了,何必再等待隱者的歸來呢!
這首詩用白描的手法描寫隱者所居的偏僻和簡陋,有對山上風景的描寫,有作者的抒情,對這個環境的羨慕。情景交融,是丘為詩中的佳作。
上一篇:李商隱《宿駱氏亭寄懷崔雍崔袞》精選經典唐詩鑒賞
下一篇:皎然《尋陸鴻漸不遇》精選經典唐詩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