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戲劇《李唐賓》鑒賞
《梧桐葉》全名《李云英風送梧桐葉》,主要寫安史之亂前后李云英、任繼圖夫妻分離聚合的故事。
唐代西蜀人任繼圖,娶已故丞相李林甫孫女李云英為妻;他攻習詩書,兼通武藝。守御西蕃的同堂朋友哥舒翰遣使臨門,要他參贊軍事,他也有取功名于亂世的壯志,便與妻子分離,登程前往。不意安祿山作亂,他又回到家中,妻子被擄,家計一空。他和友人花卿之子花仲清一起,奮志應舉,同至大慈寺歇馬。
李云英自與丈夫灑淚而別,不久被軍中所擄。尚書牛僧孺從天子幸蜀,將云英收買在家,他拒聽夫人將云英納而為妾的勸告,念其為宰相孫女,把她收為義女,教自己親生女兒稱她為姐姐。李云英在牛僧孺家坐享富貴,但因夫婦分離,不知音耗,愁悶煩惱。時遇春間天道,她隨牛夫人到大慈寺中燒香,面對花柳爭妍的大好春光,越添離別之苦。因為她“眼中不見意中人,因此上今春不減前春悶。流淚眼桃花臉瘦,鎖愁腸楊柳眉顰” 。她后悔當初不該“輕將羅袂分,今日個錦箋無路托鴻鱗” 。“昨日是秋,今日是春,嘆光陰有盡情難盡,無計覓行云” 。“嘆孤身恰如飛絮滾,虛飄飄離亂人,孤另另多病身,對清風憔悴損” 。現在,她還得“打壘(收拾)起心上愁,拽扎(收拾)起眉尖恨” ,“強點朱唇” ,“隨侍著母親去游春”。李云英從佛殿出來,行至廓下,發現前面一個秀才,模樣很象任繼圖; 又看見佛殿粉壁上題有一首木蘭花慢詞,字體、詞句也象她丈夫的手筆。她“看時頻滴淚,讀罷暗消魂” ; 丈夫既以詞傳芳信,不知為什么未題姓名?她于是“拂掉了壁間塵” ,依韻和詞一首,“說當年夫婦恩,愿兒夫親見聞” ,“恰便似月待圓花待春”。牛夫人發現她粉壁題詞,責怪她裙釵女流,賡和他人詞章,惹人恥笑。她向母親解釋原因,“非是荒淫惹外人” ,而是待夫主見詞“來尋妾身” 。
轉眼又是秋間天道,秋風颯颯,落葉飄飄,越感動李云英思鄉煩惱。她怨秋風“翻手云,覆手雨,沒定止性兒難據”?!皝y紛紛敗葉凋梧”,“分開丹鳳難成侶,吹斷征鴻不寄書,使離人感嘆嗟吁?!边@秋風,“入羅幃冷清清勾引動懷怨閨中女,渡關河寒凜凜徯落殺思歸塞下夫,驚起老樹啼烏。”她拾起一片落地梧桐葉子,題詩葉上,對天祝告說: “風呵,可憐見妾身流落他鄉,愿借一陣知人心解人意慈悲好風,吹這葉子到俺兒夫行去,“相尋他飄蕩的那兒夫,是必與離人做主”,“遞一葉起商飆梧葉兒,恰便似寄青鸞腸斷書” 。由于她的誠心囑咐,定息了的秋風重又吹起,“忽忽忽似神仙鳴佩琚,颼颼颼似列子登云路,疏疏疏吉丁當檐馬兒聲不住,嗤嗤嗤鳴窗紙,吸吸吸度天衢,刷刷刷墜落斜陽暮” 。她感謝天公肯念離人苦,風起葉飛似神靈助。她的粉壁和詞梧葉題詩都被在寺中消遣的任繼圖看見了。任繼圖雖不知詩詞為妻子所作,讀后卻對夫妻團聚更加充滿了信心。但李云英還在因為“雁書不到,情緒蕭條,影兒孤鏡鸞羞照” ,“綺窗嗟嘆,畫樓凝眺” ,因相思而苦悶,為分離所折磨。
牛僧儒夫婦欲為云英擇配良婿,云英不愿再嫁,她說:“雁有雌雄一對,沒了一個,再不入群,永為孤雁” ,“若婿了再求婿,這是人不如鳥” ; “我是個相國之女,再嫁事于人” ,“則恐被旁人笑”; “忠臣不事二君,烈女不更二夫” ,“弦斷無心覓鸞膠”。她不愿在文武兩狀元中拋彩擇婿,卻非常樂意地引妹妹金哥登上百尺彩樓,“等待著長安年少” 。金哥把繡球拋向文狀元,文狀元說: “山妻未知下落,若貪富貴,乃不義之人也” ,未接繡球; 金哥又把繡球拋向武狀元,武狀元接了絲鞭。原來這武狀元是花仲卿,文狀元就是任繼圖。任繼圖看云英好似妻子,云英看文狀元非常面熟,但兩人誰也不敢相認。牛僧孺得知此情,讓文狀元以送客身份陪武狀元與金哥成親。李云英出來向文狀元行禮時,文狀元低問云英: “渾家緣何在此?”李云英這才與丈夫相認,兩人并告牛尚書分離經過,同感牛尚書收留云英之恩。
此劇表彰任繼圖、李云英雖分離而志守節的品行,表彰牛僧孺尚書仗義施恩的賢德; 李云英思念繼圖、粉壁賡和、梧葉題詩等段,較為動人。
上一篇:元戲劇《高文秀·須賈大夫誶范叔》鑒賞
下一篇:元戲劇《吳昌齡·花間四友東坡夢》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