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調·折桂令]過多景樓(周文質)》原文|翻譯|賞析|釋義
滔滔春水東流。天闊云閑,樹渺禽幽。山遠橫眉,波平消雪,月缺沉鉤。桃蕊紅妝渡口,梨花白點江頭。何處離愁,人別層樓,我宿孤舟。
見《樂府群玉》卷三、《樂府群珠》卷三。多景樓,古跡名。位于今江蘇鎮江市北固山甘露寺內,宋郡守陳天麟在唐人臨江亭故址重建,樓臺取唐人李德裕題臨江亭詩“多景懸窗牖”句意(見宋張邦基《墨莊漫錄》)。這支小令是作者乘舟從多景樓經過時所作。作者路經此處,飽覽江山秀色,自是情理中事。他棄舟上岸,登樓遠眺,將多景樓前的美景盡收眼底。首句寫樓下江水,點明時節,總起全曲。“天闊”兩句以大筆勾勒之法寫出多景樓前遼闊幽遠的境界,一“閑”字既描繪了云朵隨意飄浮的形態,也傳達出作者最初所具的舒適閑散心態。“山遠橫眉”等三句構成鼎足對,依次展現了作者于俯仰之間所見到的山、水、月的形色,并暗示出時光的流逝。“桃蕊”兩句通過描寫渡口江邊桃紅李白的春景,點染出多景樓前的無限生機。到此為止,作者已通過多角度的描寫充分表現了樓前多景的特色,使人感到多景樓的確名不虛傳。最后三句寫作者離開多景樓時的感傷。因為“月缺沉鉤”,夜幕降臨,作者必須離樓歸舟。“人別層樓”緊扣題面,體現“過”意,而這一別不僅使作者先前的觀賞興致蕩然無存,而且引發出其內心固有的愁緒,結句“我宿孤舟”抒發了一種強烈的羈旅情懷。這支小令以寫景起句,以抒情束篇,離愁的滋生契機乃是人別層樓,因此,無論寫景抑或抒情,都與作者對多景樓的迷戀相關,全曲意趣皆因樓而出。這一點當是理解此曲的關鍵。
上一篇:《[雙調·折桂令]讀史有感(張可久)》原文|翻譯|賞析|釋義
下一篇:《[雙調·折桂令]過金山寺(張養浩)》原文|翻譯|賞析|釋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