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漢卿·張孔目智勘魔合羅
孟漢卿
第一折
[混江龍]連陰不住,荒郊一望水模糊。我則見雨迷了山岫,云鎖了青虛。云氣深如倒懸著東大海,雨勢大似翻合了洞庭湖,好教我滿眼兒沒處尋歸路。黑暗暗云迷四野,白茫茫水淹長途。
【注釋】 ①魔合羅: 《東京夢華錄》、《武林舊事》記載,魔合羅又名 “摩喝樂”,是宋元時期流行于民間的土木雕觀音。七月七日夕,婦女小孩多用來 “乞巧”。劇中的魔合羅是一種玩偶。一般用土、木或玉石雕塑而成。
【鑒賞】 《張孔目智勘魔合羅》 是孟漢卿流傳下來的惟一作品,也是一出優(yōu)秀的公案劇。劇作寫小商人李德昌,因算卦者說他命中有難,遂外出經(jīng)商躲災(zāi),歸家途中病倒在古廟里,托賣魔合羅的小販高山給其妻劉玉娘送信。李德昌的堂弟李文道聞知后,到廟中毒死哥哥,企圖謀占堂嫂劉玉娘,玉娘不從,李文道反誣玉娘與奸夫殺死親夫,后經(jīng)孔目張鼎仔細(xì)研究案情,終于從玩偶魔合羅得到線索,查出了真兇,為玉娘平反昭雪。
李德昌是一個被命運牽著鼻子走的悲劇人物。他一出場就被算卦者“有一百日災(zāi)難” 的讖語所左右。為逃避命中的災(zāi)難,他不辭辛勞,拋家別子,到千里之外的異鄉(xiāng)去做買賣。然而,人算終不抵 “天算”,他最終沒有逃脫悲劇的命運。
這支 [混江龍] 描寫的是荒郊野外的初秋雨景,是景語,更是心語、情語。它恰到好處地反映了悲劇人物李德昌的自覺時乖命蹇的復(fù)雜心理,渲染了他“沒處尋歸路” 的凄苦迷惘之情。
濁霧迷蒙,陰風(fēng)怒號,黑云掩涌,一片昏慘慘的氣氛,這是從總體上交代悲劇的場景,形象地勾畫出兇案發(fā)生前陰森可怕的自然環(huán)境。接著由面到點,呈現(xiàn)在讀者面前的是悲劇人物眼中的具體景物: 荒涼蕭瑟的郊野,大雨滂沱,云重天低,整個世界猶如混沌初開,歸家的路已經(jīng)模糊一片,放眼望,只見山色天光已被雨罩云鎖,雨勢巨猛好似八百里洞庭水從天上傾瀉而下,云氣厚重,猶如深不可測的東海倒懸在空中。雨的沖擊,云的重壓,對于尋常人已不是好兆頭,更何況命中注定有難的李德昌呢?難怪他要發(fā)出 “好教我滿眼兒沒處尋歸路” 的悲嘆了。此處沒處尋 “歸路” 既指他迷失了歸家的路,又預(yù)示他生命之路已經(jīng)到了盡頭,命歸黃泉已是必然結(jié)果。
此曲寫景,由面到點,再由點到面,通篇只見有景,不見有情,卻又絲絲入扣,處處含情。另外,此曲在推動整個劇情的發(fā)展方面也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假如李德昌不是碰上連陰雨,衣單載重,汗中雨澆,就不會發(fā)病廟中,也不會有高山捎書,李文道行兇,劉玉娘蒙冤等一系列事件,當(dāng)然,更不會有張鼎智勘魔合羅為玉娘洗冤這一中心情節(jié)。由此可見,這支 [混江龍] 雖短窄,卻是整部戲的一個起因,不可等閑視之。
上一篇:王實甫·崔鶯鶯待月西廂記·第一本第一折|原文|賞析|鑒賞|譯文|注釋
下一篇:孟漢卿·張孔目智勘魔合羅·第四折|原文|賞析|鑒賞|譯文|注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