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朝]謝靈運
德不孤兮必有鄰,唱和之契冥相因。
譬如虬虎兮來風云,亦知形聲影響陳。
心歡賞兮歲易淪,隱玉藏彩疇識真。
叔牙顯,夷吾親,郢既沒,匠寢斤。
覽古籍,信伊人,永言知己感良辰。
《鞠歌行》為樂府古調曲名,為雜言體,大抵抒發愿逢知己的感慨。謝靈運這首詩也不例外。詩人高唱道:有德之士不會孤單,必有志同道合、心意相通、交往密切的朋友為伴,就像風隨虎來,云跟龍行,也像形影和聲響那樣密不可分。心情愉快,心胸舒暢,時間就過得飛快,彩玉隱去光澤,知己總能識其真面。疇,通儔,同道之意。“叔牙顯,夷吾親,郢既沒,匠寢斤”分別為兩大典故。前一個說的是鮑叔牙與管仲的友情。《史記·管晏列傳》記載了這段故事。“夷吾”即管仲,鮑顯管貧,但鮑對管極為了解,對管仲的許多反常表現都能諒解。如管仲與鮑做生意,自己多得利,鮑不認為他貪心,知道是因為貧困的緣故。后鮑叔牙極力推薦管仲為齊相,自己則甘居其下。鮑管之交,可謂知己情深的楷模。后一個講的是郢人與匠石的知己之深。《莊子·徐無鬼》云:“郢人堊漫其鼻端,若蠅翼,使匠石斫之。匠石運斤成風,聽而斫之,盡堊而鼻不傷,郢人立不失容”。郢人鼻尖上沾了薄如蠅翅的白粉,匠石聽命,揮動斧頭,不用眼睛看就削去白粉而不傷鼻端。郢人死后,匠石把斧頭藏起來,再也不用了。他說自己雖有絕技,但再也難尋到敢冒此風險的人了。“郢人立不失容”表明了對匠石技藝的高度信任,可謂知己也。據此,謝靈運深有感觸,放聲高歌:讀古書,信服這些人,我也要象他們那樣,幸逢知己,友誼長存,珍惜那摯友相聚的美好時光。
這首詩歌頌了真摯的友誼,闡發了深刻的人生哲理。人生貴相知,相知實不易。想那管仲,他做的許多事情,一般人是不能理解的。他曾多次被君王罷官,人皆以為他沒有出息,獨有鮑叔牙知道他是時運不濟;他曾多次在戰場上退兵,人皆以為他沒有膽量,獨有鮑叔牙知道他是放心不下自己的老母親;他甘愿被俘,幽囚受辱而不肯自盡,人皆以為他沒有廉恥心。唯有鮑叔牙知道他是不羞小節而恥功名不顯于天下。倘無鮑叔牙的善于知人,極力推薦,管仲的才能又怎能充分發揮,齊國又怎能因這一代名相而躋身于春秋五霸之列呢?匠石敢于運斤成風,聽而斫之,是因為他深知郢人必然會“立不失容”。反之郢人的立不失容,又源自于對匠石“盡堊而鼻不傷”的高超技藝的絕對信任,雙方配合如此默契,實因其相知極深也。鐘子期死后,伯牙摔琴,洗手不彈,也是因為難覓知音。知己如此難覓,故古人云人生得一知己足矣。真正的友誼是比什么都寶貴的,人們實在應該非常珍惜它。
巧用典故,從而大大增加了詩的內涵,顯得更加蘊籍深沉,韻味無窮。這是此詩寫作上的一大特點。以虎風龍云,形影聲響為喻,使詩作顯得更加形象生動,喻理透辟,令人誠服,這是此詩之所以出色的又一個重要因素。這些都是值得我們認真借鑒的。
上一篇:《除官赴闕至江州寄鄂岳李大夫(節選)·[唐]韓愈》原文與
下一篇:《題烏江亭·[唐]杜牧》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