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可久·[中呂] 朝天子
張可久
湖上
癭杯,玉醅①,夢冷蘆花被。風清月白總相宜,樂在其中矣。壽過顏回②,飽似伯夷③,閑如范蠡④。問誰,是非,且向西湖醉。
【注釋】 ①玉醅:指美酒。醅,未濾之酒。②顏回:孔子弟子中德行最高的。③伯夷: 商代孤竹君的長子。武王滅周后,不食周粟,餓死首陽山。④范蠡: 春秋時代越國大夫,輔佐勾踐滅吳后,棄官攜西施泛舟五湖。
【鑒賞】 此曲寫作者棄官歸隱西湖后,恣情山水、遠離塵世的情懷。
飲酒,用楠木根做的杯子,表明作者向往的是歸真返樸。蘇軾遭貶黃州,月夜泛舟,寫了著名的前后《赤壁賦》,《后赤壁賦》 云: “月白風清,如此良夜何?” 作者暗用蘇軾此語,表達自己在月白風清的良夜泛舟于西湖之樂與蘇軾泛舟的 “羽化而登仙” 之樂是相似的。
“夢冷蘆花被”,恐怕連蘇軾也未達到這樣的境界。“蘆花被” 出于元代著名詩人、作者的朋友貫云石的一段佳話。云石愛蘆,他經梁山濼時,見一漁人以蘆花絮被,云石說: “我用綢被換你的蘆花被如何?” 漁人見云石以貴易賤,以為是開玩笑,答道: “你得寫一首詩,我才給你。” 云石當即寫了一首: “采得蘆花不浣塵,翠蓑聊復藉為茵。西風刮夢秋無際,夜月生香雪滿身。毛骨已隨天地老,聲名不讓古今貧。清綾莫為鴛鴦妒,欸乃聲中別有春。” 云石遂自號“蘆花道人”。由此可知,“蘆花被” 三字暗示自己具有貫云石一樣的詩才和一樣輕錢財樂隱居的情趣。然而作者與貫云石的差別是 “夢冷”,即做的夢也是清冷的,無塵俗之想。作者的 “名不上瓊林殿,夢不到金谷園,海上神仙”([雙調] 《水仙子·次韻》) 可作為此句的注腳。
既然做了人,不食人間煙火當然辦不到,但對生活的要求極低。壽命只要略超過只活了三十二歲的顏回就滿足了,飲食只要能像以采薇充饑的伯夷那樣也就可以了。但是悠閑則一定要像自由自在泛舟五湖的范蠡那樣。以 “壽”、“飽” 的低標準與“閑” 的高標準對比,突出作者重悠閑自在的人生價值觀念。
至于人間的是是非非,哪有興致去過問,泛舟于西湖之上,像蘇軾那樣,像范蠡那樣,“小舟從此逝,江海度余生。”
作者的這種人生價值取向,當然是經歷長期的官場生活,看透了人世的污濁之后才形成的。
上一篇:劉時中·[中呂]朝天子·邸萬戶席上|原文|賞析|鑒賞|譯文|注釋
下一篇:周德清·[中呂]朝天子·秋夜客懷|原文|賞析|鑒賞|譯文|注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