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妃(明君)》是什么意思|出處|釋義|出典|例句
【出典】《文選》晉·石季倫(崇)《王明君詞·序》:“王明君者,本是王昭君,以觸文帝諱,改焉。匈奴盛請婚于漢,元帝以后宮良家子昭君配焉。昔公主嫁烏孫,令琵琶馬上作樂,以慰其道路之思,其送明君亦必爾也。其造新曲多哀怨之聲,故敘之于紙云爾。”
【釋義】明妃即明君,也即王昭君,因避晉文帝(司馬昭)諱,改“昭”為“明”。
【例句】①雁北飛,人北望,拋閃煞明妃也漢君王。(馬致遠小令〔南呂·四塊玉〕《紫芝路》)此小令寫昭君出塞時路途情景。②壓柳欺梅舊聲價,弄琵琶,風流不似明妃嫁。(張可久[越調·小桃紅]《贈琵琶妓王氏》王氏與昭君同姓,又彈琵琶,因而用此典。
上一篇:元曲典故《攀龍附鳳》是什么意思|出處|釋義|出典|例句
下一篇:元曲典故《明日黃花》是什么意思|出處|釋義|出典|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