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可久·[黃鐘] 人月圓
張可久
春晚次韻
萋萋芳草春云亂,愁在夕陽中。短亭別酒,平湖畫舫,垂柳驕驄。一聲啼鳥,一番夜雨,一陣東風。桃花吹盡,佳人何在,門掩殘紅。
【鑒賞】 自古以來,離別總是讓人傷感,離別這一刻,總是讓人刻骨銘心。故地重游,駐足追憶,觸景生情,更有一番愁怨,此曲便表達了這樣的一腔離情。
在暮春的傍晚,作者來到昔日與佳人分別的地方,駐足凝望,夕陽中萋萋的芳草一望無際,與天相接,天邊亂云飛渡,“芳草”、“春云”、“夕陽”這些景物構成的凄迷境界,更勾起了詩人的離愁別緒。此時,與佳人分別的幅幅畫面又浮現在眼前:短亭內舉杯飲別,佳人別情依依;平湖畫舫之中,佳人淚水盈盈;垂柳下駿馬聲聲催行,佳人含淚折柳送行……而今,短亭、平湖、垂柳還在眼前,而佳人又在何方?詩人陷入對往事、對佳人深深的思念之中,直到鳥聲、風聲、雨聲多種聲響才把他從回憶中喚醒,可見他沉湎、眷戀之深。最后作者化用了唐崔護《題都城南莊》的詩意,崔詩寫道:“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钡饲鷧s比崔詩意境更為凄絕。你看,崔詩還有“桃花依舊”,而此曲中“桃花”卻被“吹盡”,只留“殘紅”;崔詩中尚有希望,此曲傳達出的卻是一種絕望,愛情的花朵全被狂風吹盡,驟雨打落。佳人無處尋覓,青春的熱情、愛情的希望隨著歲月的流逝也終成追憶。
此曲有虛寫,有實寫,但作者將現實與追憶把握得很好。通過時空交錯,虛實相生,較好地傳達出自己的感情。此曲將對佳人的追憶、對往事的留戀表現得淋漓盡致,極有感染力。在現實生活中,也許有些朋友有著類似的經歷,或許你們能在此曲中找到共鳴。
上一篇:趙孟頫·[黃鐘]人月圓|原文|賞析|鑒賞|譯文|注釋
下一篇:張可久·[黃鐘]人月圓·春日湖上|原文|賞析|鑒賞|譯文|注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