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水映丹霞,濺濺度淺沙。暗通山下草,流出洞中花。凈色和云落,喧聲繞石斜。明朝更尋去,應到阮郎家1。
儲太祝作刻劃高渾,結有余韻,此篇亦清越可人。
【校記】
1.阮,《全唐詩》一作“劉”。
【箋釋】
[和云落] 唐姚合《送右司薛員外赴處州》:“瀑布和云落,仙都與世疎。”
[喧聲] 謂泉水激石,泠然有聲。唐王勃《上已浮江宴韻得遙字》:“泉聲喧后澗,虹影照前橋。”
[阮郎家] 傳說東漢時期劉晨、阮肇入天臺山采藥,遇仙女,留居半年,歸來世上已過七世。仙女對二人以“劉郎”“阮郎”相呼;這里用來形容山境秀奇,有如仙境。南朝宋劉義慶《幽明集》:“漢明帝永平五年,剡縣劉晨、阮肇共入天臺山,取糓皮,迷路不得返,經十余日糧盡,饑餒殆死……溪邊有二女資質妙絕,因要還家。勅婢云:劉阮二郎向雖得瓊實,猶尚虛弊,可速作食,有胡麻山羊脯甚美。遂留半載余,二人懷土求歸。女曰:‘宿福所率,何復欲還?’因指示還路。既出,無復相識,問得七世孫。傳聞上世入山,迷不得歸。”唐劉長卿《過白鶴觀尋岑秀才不遇》:“應向桃源里,教他喚阮郎。”
【輯評】
《瀛奎律髓》卷三四方回評:工而潤。紀昀評:亦殊淺薄。又:第六句“潺聲”二字稚。
上一篇:《過谷口元贊善所居》原文|箋釋|賞析
下一篇:《酬前大理寺評事張芬》原文|箋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