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惲·[越調] 平湖樂
王惲
堯廟秋社
社壇煙淡散林鴉,把酒觀多稼。霹靂弦聲斗高下,笑喧嘩,壤歌亭外山如畫。朝來致有,西山爽氣,不羨日夕佳。
【鑒賞】 秋社日指立秋后的第五個戊日,是古代祭祀土神慶祝豐收的節日。這首小令便是對在堯廟舉行的秋社活動的描寫,分人事、物景兩部分。
第一部分主要寫節日活動。“社壇煙淡散林鴉”,社壇是祭祀土神時筑起的高臺,高臺上施放的淡淡的香煙,驚散了棲息的林鴉。可見祭祀開始于清晨。“把酒觀多稼”,人們捧著美酒,看著豐收的莊稼,心中的喜悅可想而知。接著描寫娛樂活動,“霹靂弦聲斗高下”,北方人民好勇武,所以把射箭比賽視為娛樂,“霹靂” 是形容拉弓放箭的聲音。辛勤耕耘了一年的農人,在這個豐收的節日里,縱情歡笑,以 “喧嘩” 來形容,更添了一份熱鬧。至此,作者只用四句話,便為我們繪出了一幅鄉土氣息濃郁的民俗風情畫,傳達出質樸的美感。
第二部分則主要描寫景物。“壤歌亭外山如畫”,相傳唐堯時,有老人擊壤而歌,曰: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鑿井而歌,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據說平陽城北三里,便是擊壤處,古時有壤歌亭。作者用這個傳說,表現對農人勤勞樸素的天性的贊揚。“朝來致有,西山爽氣”,典出 《世說新語·簡傲》,原是王子猷答桓溫的一句: “西山朝來致有爽氣”,是形容人的高潔傲氣,用在此處形容秋高氣爽,更顯清爽宜人。美麗的秋色與人們的歡愉相融為一,作者體會到了與民同樂的欣喜,故嘆: “不羨日夕佳”,縱使 “夕陽無限好” 也不值得羨慕呀! 實則表達作者不忍心讓黃昏的來臨帶走節日的歡快的心情。
全篇從布局來看,有一個由內到外、由近到遠的過程,這樣有利于喜慶歡樂的氣氛不斷升騰、擴張,增強藝術感染力。
上一篇:李伯瑜·[越調]小桃紅·磕瓜|原文|賞析|鑒賞|譯文|注釋
下一篇:高克禮·[越調]黃薔薇過慶元貞|原文|賞析|鑒賞|譯文|注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