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維·歸輞川作》中外哲理詩賞析
谷口疏鐘動, 漁樵稍欲稀。
悠然遠山暮, 獨向白云歸。
菱蔓弱難定, 楊花輕易飛。
東皋春草色, 惆悵掩柴扉。
藍田縣西南20里的輞谷口,有宋之問的別圃,后王維購得,作為自己的輞川別墅。輞水繞園而過,四周山水勝絕,附近有孟城坳、華子岡、文杏館、斤竹嶺等二十景,王維與好友裴迪時時游詠其間, 留下了多首詩作?!稓w輞川作》則是其中之一。
這是一首五言律詩。首聯點明歸輞川的時間。從輞谷中傳出悠長的鐘聲,那應是谷中寺院作晚課的時分,輞川上的漁家和山中歸來的樵客已是越來越少了,他們此時大多已回到了自己的家,該是休棲的時候了。頷聯寫不知不覺中,遠處的秦嶺諸峰,都已籠罩上一層暮色, 自己孤身一人,向著云霧繚繞的輞川歸去。遠山著暮色,顯得益發堅實凝重;而自身卻似白云般隨風飄蕩,雖也灑脫自在,畢竟顯得了無根基,份量微薄。頸聯寫菱蔓柔弱隨波逐流蕩漾難定,楊花輕盈完全受風力支配而東西飄揚,這看起來似與暮歸不相關聯的景物,卻在詩中起著畫龍點睛的作用,在內容和作者要抒發的情感上都有著必然的內在聯系。從內容上說,菱蔓和楊花,或許就是歸途中所見到的自然景物,它們一在水中,一在岸邊,是作者真切感受到的典型事物,它們與遠山白云,與樵客漁夫,與鐘聲流水,共同組合成一幅輞川暮歸圖,它動靜相映,有聲有色,將山野春晚的情景表現得活靈活現;從作者的抒情脈絡上看,正因為有了菱蔓楊花作參照,他才深為自己的渺小菲薄而更感孤獨悲哀,說到底, 自己不也是像漁樵一樣庸庸碌碌地在為衣食而奔忙嗎?自以為在一直追求超脫而高遠的志向,究其實,又何曾超脫得了,又怎能夠高遠起來?于是,尾聯便以“東皋春草色,惆悵掩柴扉”收束全詩,又是一年春草綠,多少個晝夜更替,多少次寒暑易節,王維詩中不止一次出現諸如“寂寞掩柴扉,蒼茫對落暉”的詩句,無不流露出對人生的思考和哀嘆,是一種強烈的生命意識,也是對人生易老的無可奈何。從這里,我們似乎隱約窺探到王維心靈中的某些因素,這些因素大概就是詩人最終皈依佛門的秘密。
王維對人生的思考盡管是比較消極的,但他的詩情、景、理交融的藝術境界,仍給人們以強烈的藝術感染力。詩中“菱蔓”一聯所深含的哲理,也具有永恒的警策作用。
上一篇:《維諾庫羅夫·幸福的人為別人分憂》中外哲理詩賞析
下一篇:《曹鄴·怨詩(之四)》中外哲理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