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鑒賞·《夢揚州(晚云收)》
晚云收,正柳塘、煙雨初休。燕子未歸,惻惻輕寒如秋。小闌外、東風軟,透繡幃、花密①香稠。江南遠,人何處?鷓鴣②啼破春愁。
長記曾陪燕游,酬妙舞清歌,麗錦纏頭③。殢酒④困花,十載因誰淹留?醉鞭⑤拂面歸來晚,望翠樓、簾卷金鉤。佳會阻,離情正亂,頻夢揚州。
【注釋】
①花密:《全宋詞》據宋本作“花蜜”。此據宋黃昇《唐宋諸賢絕妙詞選》改。
②鷓鴣:鳥名。為中國南方留鳥。
③麗錦纏頭:古代歌舞藝人演畢,客以錦為贈,置之頭上,謂之“錦纏頭”。后又作為贈送妓女財物的通稱。
④殢酒:沉湎于酒。
⑤醉鞭:醉人手中的馬鞭。
【評點】
沈際飛《草堂詩余四集·別集》:淮海詞定有一番姿態。條妥。
萬樹《詞律》:如此豐度,豈非大家杰作!乃為傖父讀錯注錯,可嘆哉!“燕子”至“香稠”,與后“殢酒”至“金鉤”同。“燕子”、“殢酒”,俱用去上,妙絕。“未”字、“困”字用去聲是定格。蓋上面用去上,下面用平,此字非去聲不足以振起。況有此去(聲)字,則落下“輕寒如秋”與“因誰淹留”四個平聲字,方為抑揚有調。不解此義,于“燕”、“殢”、“未”、“困”四字俱注“可平”,“寒”、“誰”二字俱注“可仄”,有此《夢揚州》乎?從“長記”起至“金鉤”,皆追想當時游宴之樂,為酒所殢,為花所困也。沈氏及《圖譜》以“困”作“為”,全失意味。而沈氏又注云:“為,一作困。”不惟平聲失調,而下即有“因誰”之“因”字,豈不一顧耶?
上一篇:向子諲《梅花引(花如頰)》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評點
下一篇:吳文英《夢芙蓉(趙昌芙容圖)》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評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