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的芳草青青滿地,
去年的桃杏依舊滿枝,
去年的燕子剛剛來至,
去年的杜鵑花又開了,
去年的楊柳又垂絲,
怎么去年的人兒也,音書沒半紙?
——明·醉月子輯《新選掛枝兒》
這首民歌由春回大地而觸景生情,表達了對離別的親人的深切懷念之情。
前五句皆寫去年的春色都又在眼前重現,從此造成對最后一句的強烈反襯:“怎么去年去的人兒也,音書沒半紙?”
這里前五句所寫的春色重現,不只是像在一般民歌中那樣只起比興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它為我們描繪了一幅春回大地、生機盎然的大自然的優美圖畫:“去年的芳草青青滿地,去年的桃杏依舊滿枝,去年的燕子剛剛來至,去年的杜鵑花又開了,去年的楊柳又垂絲。”它不僅以春色優美動人,反映了去年與親人團聚時的那種美好歡樂的心情,而且句句以“去年”開頭,說明春回大地乃是大自然的規律,它無一例外,是任何力量也阻擋不住的,然而“去年的人兒也”,不但今春沒有像美好的芳草、桃杏、燕子、杜鵑花等自然景象一樣回來,而且連音訊也“沒半紙”,這真是太不近人情了,叫人不不禁驚詫、傷感萬分。
然而,這首《春感》又不同于一般的傷春悲秋,它對春光重現、春回大地,充滿了美好的回憶和必然的信念;它使我們感到,即使眼前“去年去的人兒也,音書沒半紙”,有點令人不免傷感或難以捉摸,然而這畢竟是不正常的,違反自然之理的。它使我們有充足的理由相信,這位“去年去的人兒”,終究必然會像春回大地一樣,重新出現在他的親人面前。
上一篇:《明月兒當空照》原文|賞析
下一篇:《春景》原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