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禹圭·[雙調(diào)] 折桂令
趙禹圭
過金山寺
長江浩浩西來,水面云山,山上樓臺。山水相連,樓臺相對,天與安排。詩句成風(fēng)煙動色,酒杯傾天地忘懷。醉眼睜開,遙望蓬萊。一半兒云遮,一半兒煙霾。
【鑒賞】 金山,在今江蘇鎮(zhèn)江西北,本在長江中,清末以來,因江沙淤積,已與南岸相連,為江南勝景之一。山上多有寺塔建筑,其中尤以金山寺最為壯觀。
題作“過金山寺”,表明作者是乘船經(jīng)過金山,而非登臨金山寺。
因為是乘船經(jīng)過,只能是眺望,所以作者從大處著筆,整體著墨。中間寫面對 “天與安排” 之景,豪興大發(fā),飲酒哦詩。妙處還在后幾句: 作者酣飲之時,睜開朦朧的雙眼眺望金山,只見金山已若隱若現(xiàn),一半兒似乎被云霧籠罩,一半兒似乎又被云煙覆蓋,仿佛虛無縹緲的海上蓬萊仙山。這樣就給整個畫面涂染上一層朦朧的色彩,表現(xiàn)出一種特殊的誘惑力。
朦朧的確是一種特殊的美。金山寺的朦朧是通過作者的朦朧醉眼來表現(xiàn)的。有人用 “模糊數(shù)學(xué)” 來解讀朦朧之為美,說得未免玄乎。其實,在日常生活中,在藝術(shù)創(chuàng)造與藝術(shù)欣賞里,朦朧之為美早已成為別一種美的原則。譬如畫家們就說,畫山而沒有云霧纏繞,不足以表現(xiàn)山之神韻; 人們看花,有的偏愛霧里看花; 人們觀月,有人偏愛水中望月。一首歌開頭唱道,“霧里看花,水中望月”,本來挺好的,不知道后來為什么要 “睜開慧眼,把這世界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果真讓你把這世界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你不會覺得失望,覺得單調(diào)乏味嗎?
上一篇:鮮于必仁·[雙調(diào)]折桂令·棋|原文|賞析|鑒賞|譯文|注釋
下一篇:蘭楚芳·[雙調(diào)]折桂令·相思|原文|賞析|鑒賞|譯文|注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