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調·折桂令(三首)·諸葛武侯
草廬當日樓桑,任虎戰中原,龍臥南陽。八陣圖成,三分國峙,萬古鷹揚。《出師表》謀謨廟堂,《梁甫吟》感嘆巖廊。成敗難量。五丈秋風,落日蒼茫。
這是一組詠歷史人物的重頭小令。鮮于必仁的[雙調·折桂令]共寫了七個人物,他們是:嚴子陵、諸葛亮、陶淵明、李白、杜甫、韓愈和蘇軾。作者以簡練生動的筆法,描寫這些人物的生平事跡,借古傷今,詠史論世,流露出復雜的情緒。這里選其三首。
第一首《諸葛武侯》,寫三國時的諸葛亮。首句是寫諸葛亮未遇劉備前,隱居在南陽草廬,躬自耕作。“樓桑”,在今河北涿縣,相傳是劉備故里。“臥龍”,是對未出山時諸葛亮的比喻。“草廬”與“樓桑”兩地名連在一起,謂劉備三顧茅廬,請諸葛亮出山。
“八陣圖成,三分國峙,萬古鷹揚”,寫諸葛亮出山后,輔佐劉備建立了開國功勛。“八陣圖”,代表了諸葛亮作為一個軍事家的成就。這里化用了杜甫的詩句: “功蓋三分國,名成八陣圖。” “三分國峙”,講的是劉備三顧茅廬,向諸葛亮請教治國霸業之策。諸葛亮分析天下形勢,提出了聯吳抗魏,形成三國鼎足而立的局面,表現出諸葛亮的政治才能和遠見; “萬古鷹揚”是寫諸葛亮大展雄才,立下不朽的功業。
“《出師表》謀謨廟堂,《梁甫吟》感嘆巖廊。成敗難量。” 《出師表》是諸葛亮于建興五年(227)率軍北伐前,給后主劉禪的奏疏。在文章中,諸葛亮誠懇地陳述了治國和霸業的謀策。《梁甫吟》也作《梁父吟》,是樂府曲調名,音色悲涼。“廟堂”、“巖廊”均指朝廷。這兩句寫諸葛亮輔佐后主劉禪,深感失望。“成敗難量”,寫一種不祥的預感。
尾句“五丈秋風,落日蒼茫”,諸葛亮于建興十二年秋,病死在五丈原。作者以“落日”作比,說明一位“萬古鷹揚”的大軍事家,最終也要像落日西墜一樣死去,流露出同情、惋惜和悵惘的情緒。
上一篇:雙調·清江引野興(八首選七)·綠蓑衣紫羅袍誰是主·|原文|賞析|鑒賞|譯文|注釋
下一篇:越調·天凈沙江上·張可久|原文|賞析|鑒賞|譯文|注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