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調·沉醉東風 漁夫
白樸
黃蘆岸白蘋渡口,綠楊堤紅蓼灘頭。雖無刎頸交,卻有忘機友,點秋江白鷺沙鷗。傲殺人間萬戶侯,不識字煙波釣叟。
白樸飽經喪亂的憂患,對現實有清醒的認識,因而厭棄功名,流連山水。他欣賞漁夫的寧靜閑適,醉心鷗鷺的逍遙自由。這首曲子反映了這種高雅的情調。
全曲七句,分四個層次。開頭二句寫漁夫所面對的景物。黃蘆、白蘋(浮萍),綠楊、紅蓼,真是五彩繽紛,絢麗多姿。多么美麗的田野風光!
第二層,即三四句,寫漁夫所接觸的人事。刎頸交,生死與共的朋友,典出《史記》。戰國時,趙國大夫廉頗居功自傲,與大臣藺相如不和,后在相如忍讓、團結精神的感動下,悔悟后二人成了生死之交,即所謂“卒相與歡,為刎頸之交”。忘機友,指那些與人友好相處的動物。
“點秋江白鷺沙鷗”,這是第三層,用鷗鷺比喻自由自在的生活。點,一觸即起,形容無拘無束、自由自在。這里還寓有與鷗鷺為友的意味。歷代文人、墨客隱居后,都有與鷗鷺結盟、相約為友的體會與詩作。曲家白樸,寄情山水,難覓知音,只有在大自然中尋找同情者了。
最后二句說當朝的大官僚又算得了什么呢?那個不識字的漁夫,比起他們來,值得驕傲多了!一語破題,反映了作者傲岸不馴、不與元朝最高統治者合作的堅定態度。那“煙波釣叟”,實際就是作者自己的化身。事實上,當年元代文壇盟主元好問的老友史天澤,就曾屢屢舉薦白樸,白樸卻絕意仕進,潛心文學創作,終于創作出許多散曲和元曲三大杰作之一的《梧桐雨》,成就了他作為元曲的一代名家的功績!正如王國維在《錄曲余談》中所說: “余于元曲中得三大杰作:馬致遠之《漢宮秋》,白仁甫(即白樸)之《梧桐雨》,鄭德輝之《倩女離魂》是也。馬之雄勁,白之悲壯,鄭之幽艷,可謂千古絕品。今置元人一代文學于天平之左,而置此三劇于其右。恐衡將右倚矣!”這種評價并不過分。
上一篇:雙調·沉醉東風會稽懷古·任昱|原文|賞析|鑒賞|譯文|注釋
下一篇:雙調·沉醉東風·徐琰|原文|賞析|鑒賞|譯文|注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