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林
“胡為乎株林(1)?從夏南兮(2)?”“匪適株林(3),從夏南兮!”“駕我乘馬(4),說于株野(5)。乘我乘駒(6),朝食于株(7)?!?/p>
【譯詩】“國君為什么對株林頻往頻返?難道是為了那個小雜種——夏南?”“國君不是為了去株林而去株林,卻是為了追逐夏南而追逐夏南?”“駕上我那一日千里的四匹大馬,停車憩息在株林那兒的山野之下。駕上我的千里駒,直奔株林,株林的痛飲,就在明天早晨!”
【解析】關(guān)于此事,《史記》記載:“陳靈公四十年,靈公與大夫孔寧、儀行父都和夏姬私通,穿著她的內(nèi)衣彼此在朝廷上炫耀嬉戲。大夫泄冶勸諫:‘君臣都貪好女色,百姓以誰做榜樣呢?’靈公告訴二位大夫,二位大夫請求殺泄冶,靈公沒有阻止,泄冶就被殺了。靈公十五年,公和二位大夫到夏家去喝酒,和他們開玩笑:‘夏征舒長得很像你們!”二位大夫說:‘也像您??!’征舒很生氣,等到靈公喝完酒出來,就在馬房門口埋伏弓弩,射死了靈公,孔寧、儀行父都出奔到楚國。靈公太子午出奔到晉國。征舒自己即位,號稱陳侯——夏征舒原來是陳國的大夫;夏姬是御叔的妻子,征叔的母親?!?錄自臺灣黃盛雄教授《陳杞世家》譯文)
《詩序》說:“《株林》,刺靈公也。淫于夏姬,驅(qū)馳而往,朝夕不休息焉?!彼甘穼嵟c詩中“夏南”相吻合,故可信。朱熹說:“《陳風(fēng)》獨此篇為有據(jù)?!敝缸C指實,自可信之。朱熹評論此詩說:“蓋淫于夏姬,不可言也。故以從其子言之,詩人之忠厚如此。”因“不可言”,朱夫子也就“不言”,聰明之至。詩中說“從夏南兮”,并非由于忠厚之德,乃“巧設(shè)隱語,意含諷刺,鐘惺所謂‘疑疑信信,隱隱明明,極得立言之法’”是也,可惜朱夫子就沒看出此法。“從夏南兮”,是一種幽默的隱機?!跋哪险吆巍??乃是這場淫行的象征,故如此說來,既明確,又含蓄;既犀利,又風(fēng)趣;既信達,又文雅。且一問一答,先裝胡涂,后也不直說,言者聞?wù)撸恼詹恍?,實在是幽默文學(xué)之典范,嘆朱夫子之不知也。
上一篇:經(jīng)典《柳永》詩詞解析
下一篇:經(jīng)典《桂枝香·金陵懷古》詩詞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