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調(diào)·蟾宮曲(四首)·一
盼和風(fēng)春雨如膏。花發(fā)南枝,北岸冰銷。夭桃似火,楊柳如煙,穰穰桑條;初出谷黃鶯弄巧,乍銜泥燕子尋巢。宴賞東郊,杜甫游春,散誕逍遙。
這是一組組曲,《樂府群珠》題作“四時游賞聯(lián)珠四曲”,《雍熙樂府》題作“四季”,曲旨是很明顯的。
第一支曲詠春。“盼和風(fēng)春雨如膏”,起首先從對春天的急切期待下筆。一個“盼”字,把作者對春天的顧望之意和盤托出。全曲直接表情的只有這一個“盼”字,著此一字,就為全曲定下了感情的基調(diào),規(guī)范了讀者感情的流向,可謂一字領(lǐng)起全篇。因此,這個“盼”字乃一曲之“眼”。接下七句則是作者滿懷喜悅地繪出的一幅“早春圖”。值得注意的是,這幅“早春圖”,繪制得極為精心,極有講究:從空間來說,“花發(fā)南枝,北岸冰銷”,是以一山一水構(gòu)成畫面氣勢闊大的遠景。“夭桃似火,楊柳如煙,穰穰桑條”,是以三種植物構(gòu)成畫面色彩斑駁的中景。“夭桃”,茂盛而艷麗的桃花。“穰穰(rang)”,興盛貌。“初出谷黃鶯弄巧,乍銜泥燕子尋巢”,是以兩種動物構(gòu)成畫面生動活潑的近景——由遠而近,由大而小,空間結(jié)構(gòu)很有條理。
最后三句推出這幅早春圖的欣賞主體: “宴賞東郊,杜甫游春,散誕逍遙。”杜甫寫過一首描述春游的《樂游園歌》,因以自喻。但杜甫寫《樂游園歌》,正當十年長安困頓之時,寄身無所,進退失據(jù),《樂游園歌》悲己不幸,語多感慨,與劉秉忠此曲的“散誕逍遙”殊無相同之處,所以,這里拈來杜甫,只在關(guān)合“春游”,更深的聯(lián)系恐怕是談不上的,似不能也不必看做用典。下二曲分別拈來王羲之、陶淵明、孟浩然,是同一機杼。
上一篇:越調(diào)·小桃紅(八首選三)·一|原文|翻譯|賞析|鑒賞
下一篇:雙調(diào)·折桂令嘆世(二首)·一·|原文|賞析|鑒賞|譯文|注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