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成大
黃塵行客汗如漿,少住儂家漱井香。
借與門前磐石坐,柳陰亭午正風涼。
看得出,在這組集大成的田園詩中,作者力圖從多種角度、多種側面來反映農家的生活狀況和精神面貌。服務于這一基本宗旨,本篇通過描寫農家“好客”的舉動,揭示了他們所固有的善良、仁厚、樂于助人的品性。
本篇在結構安排上頗有獨到之處:除首句屬客觀描述外,其余三句都以第一人稱口吻,轉述農家的話語。這樣,不僅避免了用筆的單調和平板,而且讀來也更加親切可感——仿佛那熱情好客的農家正面對著自己披肝瀝膽。這無疑體現了作者的藝術匠心。
作者的匠心還體現在戲劇性場面的設置。首先出場的是一位從黃塵紛揚的道路上跋涉而來的“行客”。他最顯著的特征、也即他給人的第一眼的印象是“汗如漿”。“汗如漿”的原因,當是時值盛夏,驕陽似火,暑熱炙人,再加上一路急行,甚耗體力,這就不免汗水淋漓。緊隨其后出場的則是這出戲劇小品的主角——農家。目睹行客又渴又累的情形,他立即主動上前招呼道:“少住儂家漱井香”?!皟z家”,即我家。一聲“儂家”,畢見吳儂軟語之輕柔?!笆?,在這里與“喝”、“飲”同義。不取“喝”、“飲”,是為求得與其后的“香”字的和諧。改云“喝井香”或“飲井香”則殊不成語。以“香”字形容井水,雖有所本——《禮記·月令》有云:“仲冬之月……水泉必香”;歐陽修《醉翁亭記》亦云:“泉香而酒冽”。但這里“漱井香”一語卻并非機械因襲,而有其豐富內涵:對于又渴又累的行客來說,此際喝上一碗農家主動奉上的清涼的井水,該覺得多么香甜可口!細加玩味,一個“香”字,既顯出井水之美,也暗寓渴極而飲的行客對井水的愛賞之情。
素昧平生,卻主動勸飲,已見其“好客”;但“好客”之舉動卻非獨勸飲而已。勸飲之后,又進而勸坐:“借與門前磐石坐,柳陰亭午正風涼?!薄巴の纭保凑纾c前文“汗如漿”相照應?!芭褪?,猶大石。磐石本自清涼,又置于柳蔭之下,正午時分,行客借以稍坐片刻,必然感到通體涼爽,疲乏也為之一掃。因此,如果說農家勸飲,意在解其渴的話,那么,勸坐,則意在解其乏。在記錄下這番情意懇切的勸飲復勸坐的話語后,作者導演的戲劇小品便匆匆降下帷幕,而把讀者推向筆墨以外的想象的世界。
上一篇:范成大《碧瓦》古詩賞析與原文
下一篇:范成大《冬日田園雜興十二絕(其十)》古詩賞析與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