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呂·普天樂 嘲西席
張鳴善
講詩書,習功課。爺娘行孝順,兄弟行謙和。為臣要盡忠,與朋友休言過。養性終朝端然坐,免教人笑俺風魔。先生道學生琢磨,學生道先生絮聒,館東道不識字由他。
這首嘲諷私塾教師的小令,從一個側面揭露、諷刺了元代封建社會教育制度的僵化與腐朽。西席,即教師。古人以坐西面東為客位,所以稱教師為西席或西賓,稱學生家為館東或東家。
小曲共分三段。頭二句是先生“講”,學生“習”。中間六句為第二段,講學習的內容。元代自仁宗延祐元年(1314)恢復科舉制度,以經學取士,摒棄詩詞,以儒家禮教牢籠文士,維護其統治。忠孝,謙和,勿談人過,養性,免教人笑,是陳腐的教學規范,成為束縛青少年的教條。于是,末三句描寫對這種教學規范的不同態度:教師要學生認真研讀(“琢磨”),學生則嫌老師啰嗦(“絮聒”),家長則說“由他”去吧。從而,對教師的不識時務進行了調侃與譏諷。曲的語言淺顯,卻行文活潑,諷刺得深刻,入木三分,絕非是針對一個“西席”而已。
上一篇:中呂·普天樂別懷·張可久|原文|賞析|鑒賞|譯文|注釋
下一篇:中呂·朝天子歸隱(二首)·汪元亨|原文|賞析|鑒賞|譯文|注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