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江紅》言情贈友詩歌
別大名舊親
河上徘徊,未分袂,孤懷先怯。中年后,此般憔悴,怎禁離別。淚苦滴成襟畔濕,愁多擁就心頭結,倚東風,搔首謾無聊,情難說。黃卷內,消白日; 青鏡里,增華發。念歲寒交友,故山煙月。虛負人生歸去好,誰知美事難雙得。計從今,佳會幾何時,長相憶。
這首詞作于作者被召赴官之際。沈雄《續古今詞話》云: “此被召時作也。嘗自言曰: 生平為虛名所累,不能辭官。其心亦可哀矣。”這段話道出作者填寫這首詞的背景和當時的心境。
這首詞通過對作者被召赴官前告別親友時心境的細致描寫,盡情傾吐出別離的凄苦惆悵,表現了作者對親友們的真摯感情。
上闋寫離別時的心境。船兒還沒有開動,自己還沒有與親人分手,心中先“怯”起來。從作者在河邊低首徘徊,可見他心情的焦煩郁悶。這里 “孤”字和“怯”字,不但寫出作者的真實心境,也寫出了他的困頓處境。人過中年,身體和心情都不好,怎能忍受離開親友遠客他鄉的煎熬呢?然而官府的征召又不得不從,此時作者心頭的凄苦是可想而知的了。“淚苦滴成襟畔濕,愁多擁就心頭結”,這個對偶句從“淚”苦濕襟和“愁”多擁結兩方面具體寫出作者“怯”別卻不得不別的心緒。“依東風”點出離別的季節,春天萬物生機盎然,欣欣向榮,而作者卻要在這個時候告別親友遠去,這與大好的春光是多么的不協調! 這種不協調給“愁”和“怯”蒙上了一層更為沉重的色彩。“情難說”一句既是對上闋的總結,也是對作者心境的概括。還有什么樣的離愁別緒比“難于用語言表達”更深沉呢?
下闋是對往昔生活的回憶及對別后情景的想象。作為一個封建社會的知識分子,作者是在書籍里消磨時光的,“黃卷內,消白日”反映的就是已往的讀書生活。照一照鏡子,看到頭上已添了白發,這使作者更加留戀在那動亂時結識的朋友以及大名一帶的山山水水。“虛負人生歸去好,誰知美事難雙得”,是說放棄功名,歸隱家鄉這是令人向往的,然而又怕虛負了人生,心情很矛盾。“歸去”和“功名”難以同時得到,所以說是“美事難雙得”。這兩句極寫作者離別的無可奈何。“佳會幾何時”以設問的語氣強調后會難期,流露出離人之間的隱隱哀愁。這首詩以“長相憶”結尾,是在告訴親友們,佳會既不可期,就只能長久地互相思念了。這一句勉慰自己和親友們勿為離別而悲傷,應珍視往日情誼,永遠互相系念。
這首詞文筆疏密有致,感情真切,通篇一氣貫注,是一篇感人至深的佳作。
上一篇:《湘夫人》詩文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燕歌行》詩文原文與賞析